水逆的京东,2019还能翻盘吗?

不过2018年的京东确实水逆了一年。

2018年年初京东股价站上了50.68美元的高点,同时市值达到了上市以来的最高位—733.34亿美元,开门红让更多人唱起了“超过百度只差一个涨停板“。然而接踵而至的却是各种水逆,股价一路下滑、投资人相继离场、黑马拼多多奋起赶超、京东的2018最终以市值跌至278亿美元、股票差点破发惨淡收场。

很多人认为给京东股价带来腰斩性毁灭的是老板刘强东卷入了性丑闻事件,但其实在丑闻曝光之前京东股价就已经是持续下跌的状态了,还一度达到超过10%的跌幅,表明了业界和资本对京东发展的不看好。

增长速度放缓进入创收瓶颈

除了股价遭遇过山车之外,京东的业绩增速在2018年放缓呈现出疲软状态。根据2018年京东三个季度的财报可以看出,京东营收的同比增幅在逐季下滑,分别为33%、31%和25%,第三季度财报中的增速更是创下了9个季度以来的新低,首次低于30%,财报公布后,京东股价周一收跌8.42%,至21.11美元的逾两年新低。

在Q3财报中,京东年度活跃用户数出现了上市以来的首次下滑,由上一季度的3.138亿下滑3%至3.052亿,而从面世以来就被刘强东所不看好的拼多多,在去年6月末就已经以3.855亿的年活跃用户数反超京东8000万人。另一方面,根据questmobile的数据,在用户的使用频率和时长这两个指标上,京东不仅全面落后于天猫淘宝,甚至远落后于仅创立三年的拼多多。

极光大数据公布的《2018年电商行业研究报告》显示:移动购物行业用户规模增长2亿至7.83亿,渗透率增长超过10%,其中淘宝、拼多多、京东的11月平均渗透率分别为52.5%、27.4%、22.6%,三者的用户忠诚度分别为85.7%、78.4%、77.3%。渗透率高指的是用户对于APP的粘性更高,更加“忠诚”,举例来说拼多多的用户并不是拼完一单就卸载了,而是过段时间都会翻翻看还有什么值得拼的,但是京东用户就只会在有硬性需求的时候才打开软件。

京东近几年多次被爆出卖假货、用户体验差、售后不到位、第三方商家监管混乱、利用大数据杀熟等问题,从一开始标榜“只卖正品行货”到如今服装、化妆品、食品酒类、医药保健、电器家具等超过八成的商品类目被发现有假冒伪劣产品,京东频频挑战用户忠诚度的行为引发了连锁性的破窗效应,导致了用户的信任危机。一个电商平台如果在消费者中的信任度被降低至冰点,将对其品牌购买效应形成灭顶之灾,京东必须减少直至杜绝这些自砸招牌的行为,才能避免用户用脚投票的现象更加严重。

 1/4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京东  市场  企业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