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直接给用户折扣还是给用户折扣券方面,新的研究成果展示出两者差异。塞勒的“损失厌恶”就解释了折扣券对用户的吸引力。折扣本身可能对用户吸引力没那么大,但领取的折扣券会被当作收益纳入“心理账户”,一旦进入这个状态,基于对损失的厌恶就会激起购买欲望,并且认为花出去的钱值得。

京东和拼多多都喜欢给券,而且都把大头给了iPhone(使得iPhone有超越其他手机的巨大优势)。拼多多甚至宣扬拿出100亿来补贴,用户的潜意识就会觉得100亿与自己有关。

第三就要打广告。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赫伯特西蒙认为:“随着信息的发展,有价值的不是信息,而是注意力。”也就是说: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谁能大限度地吸引用户或消费者的注意力,谁就可以获得最大的未来商业利益。

在网络时代的注意力就如同苏引华说的:“就是最大限度的占领客户的时间,谁能让客户花时间在你身上,谁就能创造财富”。

对目前来看,谁的App流量越大,提高成交额的概率越高,谁的App单客停留时间越长,转换的概率越高。所以目前都拼命推高MAU、DAU。

第四找机会打折做活动,引爆销售。比如618、造物节、双11等。对于这个做法,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塞勒有个精准的描述——“心理账户”。

赛勒提出,人们不仅会对生活用品进行分类,对于钱和资产,人们也会在头脑中建立各种各样的账户,来控制自己的消费行为。这种做法经常是在不经意间完成的,因此人们通常感觉不到“心理账户”的存在。但是“心理账户”却可以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消费决策。

也就是说不同的钱的价值是不一样的,而且在不同的时候该花的钱早就算计好了,早就算计好了的钱比较容易花出去。比如生日、节日的钱造就准备好了,甚至买什么东西都想了好几个月,一到时间点就会释放自我,这就是制造节日的逻辑。

还有就是种草App可以引导人们建立“心理账户”,从而消费。有种理论认为,其实多数人对具体的需求是没概念的,那些偶然碰到心仪的东西如同老友重逢的感觉就是种草类App的功劳。

同时,将有些花费比较大的项目通过建立“心理账户”进行成本转移,从而提高获客率。比如将培训费用建立在与小孩的未来对比上,培训费用就显得不高了。

“都是话术和技巧。”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用户口袋里的钱也早就基本被瓜分干净了。到这一步,如何继续“收割”,就是要放大招——金融服务。

第五建立信用机制,借钱给用户。比如支付宝有花呗借呗,京东有白条等等,据说微信也要上线类似的服务,但还没见落地。

 5/6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经济  经济学  双11  企业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