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为了拉新为了提高活跃度,美团或者其它平台都会送出些补贴红包,有时候新用户就是比老用户划算。不单单是美团的问题,所有平台追求增长就要不断获客、拉新、做活动。前段时间,某电商平台被点名,被指针对新用户与老用户的优惠力度不同。

但从产品的角度来看平台的做法其实没错,只不过在很多人眼里这就是“杀熟”。次数多了,误会也就越来越深。

舆论的大面积声讨,这本身是场无组织无领袖的自发性群体运动,看不见也摸不着,没有明确的叙事脉络,也就很难抓住某个入口解决问题。

从现实出发,美团没能给出一个很好的回应,可谁能事先预料公关行为最后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谁又能给出一个满分或者高分的回应答卷?在强大的公关面对呼啸而来的舆论漩涡都会不知所措。想要真正平息舆论情绪,或许最好的办法只有等待大众注意力发生转移。

回归常理推论,风口浪尖下的美团,杀熟了吗?

美团到底杀熟了没有?

针对质疑,美团给出的回答是“定位缓存导致配送费预估不准”导致的。从严谨角度出发,互联网江湖(ID:VIPIT1)团队也试着寻求一些技术人员的看法,某互联网公司程序员闫欢煜(化名)讲道:“定位出现延迟、误差其实很正常,定位不单单是一个软件的技术问题,还涉及外部信号环境、智能设备、房屋建筑等多方因素影响。”

从这个维度来看,美团给出的回应解释其实是有可能发生的。事实上,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其实会碰上不上由于GPS信号弱等原因引发的定位问题。

例如网约车出行场景,不少人出行都会提前打车,提前打车的场景可能发生在地铁、小区地下车库、地铁上。因为新号问题,定位出现偏差,最后司机找不到人,外卖也是如此。事实上,任何一项技术总会有不尽善尽美的地方,只是我们需要了解这些知识做好规避。

有这样一种说法:大数据杀熟这件事的本质其实是基于大众情绪产生的一种“阴谋论”。猜测、可能大于事实本身,只要有相当多的人认为存在,那围观者就会下意识的认为这种现象是真的,可是谁也无实锤证实杀熟这件事存在。当然,科技公司自己也无法向公众自证清白。

只是从常理出发推论,美团“杀熟”这件事的可能性似乎不太高。

*从自身业务来看

美团的“明星”业务少吗?绝对不少。从外卖到酒旅,即便是大众眼中相对边缘的共享充电宝业务,行业的盈利能力也早已得到证明。本身其实是能盈利,基本盘打的已经相当扎实了,美团其实不需要通过“杀熟”这种卑劣手段去攫取用户利益。如果真的特别在乎这点利润,美团早早盈利不就好了?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