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铃:用短视频赋能,AI传媒也有“趣缘社群”坎

AI产业,谁才是主角???.jpg" hspace="0" vspace="0" data_ue_src="http://pic.iresearch.cn/user/201804/2018-04-19-43dbe62bd3-ea64-4af6-87be-0969cdfbc76e.jpg">

文|曾响铃

来源|科技向令说

最近,泛资讯的商业圈子日子不太好过。继快手、火山小视频的安卓版被要求从各应用商店下架整改后,今日头条、凤凰新闻、网易新闻和天天快报四款新闻资讯类APP也将进行下架处理,“内涵段子”直接被要求停运。平台思维下的短视频内容方面频出问题,使得专注于平台搭建的短视频企业纷纷寻求新的定位,昔日的短视频老大美拍也通过短暂的技术升级,坚定走泛娱乐平台与垂直细分领域相结合的转型之路,行业一度充斥着“短视频下半局会是垂直细分领域的争夺”的声音。

也有媒体认为“专注必死”,而在笔者看来,这是一种悖论,问题的症结是内容创作与短视频二者间“谁更有话语的主导权”问题,由于二者都有一个共同的关注点——流量,而短视频平台普遍趋于上风,所以,在平台思维的前提下就有了这一论断。

但是,在内容占据话语权的时候,又有新的气象。最近,财视传媒的短视频《超级脱口》并入以内容见长的《AI百人》,出品人是未来图灵。贴上AI的风口标签,似乎这一行径并不难理解,但是却从另外一个角度给了我们探索的方向:《AI百人》针对短视频的“工具化思维”,或许是严监管下短视频行业的破局之道;而未来图灵的这一惊喜之举,可能催化短视频风口的转型。

在垂直内容领域,短视频遭遇的是“平台之殇”

QuestMobile去年秋季报告显示,整个短视频领域的MAU已经突破3亿,同比增长超过4.1%。用户消费短视频的月均使用时长为765分钟,月均使用次数为201.2次,增速超过310%。这组数据表明短视频传播已经泛众化,而在所有的短视频内容中,真正能让人记忆深刻的,往往是那些精致且意蕴丰富的高品质作品,这样一来垂直内容领域的优势就更为明显。

垂直细分领域中最不容忽视的一个点就是趣缘社群的经营,短视频强大的互动性及情景带入能力要产生商业价值,必然要讨好“趣缘社群”,而努力的方向恰恰是内容长期积累所要形成的文化属性,重平台的短视频总有一些难以绕过的坎。

第一,内容生产问题。平台运营中很普遍的一个思维是“重运营靠借力”,因此,内容方面通常采用的是“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借力策略。低门槛的准入机制使得UGC自产内容的想法能够落地,但是在产品的质量和数量方面均无法进行有效保证。尤其在专业的细分领域,像AI科技这类细分领域的用户群本身就有着较为深厚的学识基础,普通的视频内容对他们是很难产生吸引力,能够引导人进行思考的“干货”才有关注的知识价值,

 1/4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社群  视频  短视频  AI  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