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三个月的时间,滴滴顺风车业务连续发生了郑州、温州两次命案,触及到了公众的安全底线,引发了极大的舆论风暴,滴滴也不得不在8月26日宣布将顺风车业务永久下架

顺风车业务下架,给滴滴的打击不仅是营收上的,更有可能使得滴滴的新能源汽车战略中途夭折。为什么这么说呢?

智能相对论分析师颜璇认为,新能源汽车的商业变现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个是卖给C端的消费者,另一个就是以新能源汽车做载体,实现共享出行。目前来看,政策补贴滑坡、充换电设施建设不完善、蓄电方式尚待突破等问题,使得新能源汽车的终端消费越来越不乐观。

相反,在共享出行上,根据滴滴方面的数据显示,滴滴平台上的车辆大概有26万辆是新能源汽车,而根据《能源技术展望2017》现实,全球道路上目前运行着200万辆新能源汽车,这也意味着,全球平均每8辆新能源汽车就有一辆在滴滴平台。

而现阶段,能够相对环保、低成本、迅速被大众所接受,且轻易地承担起这个新能源汽车体系的是什么业务呢?顺风车。

原因也很简单,首先,滴滴一向标榜自己为技术公司,而顺风车的性质可以完全发挥滴滴大数据和算法的优势,要知道,被免职的顺风车业务总经理黄洁莉在启动顺风车时就过,“这是一个非常有未来感、非常sexy的场景。”将更具科技感的资源,也就是新能源汽车向顺风车业务倾斜,强调顺风车的技术属性,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其次,滴滴顺风车的价格对乘客有着巨大吸引力,尤其在远距离出行时,顺风车不失为一种很实惠的选择。而且,在营收上,顺风车的运维成本较低,比较能创造干净的GMV,能够不依赖补贴而取得快速增长。相较于快车、专车,顺风车因为其低廉的价格、干净的营收,而更富有想象空间,也更适合与高大上的理念捆绑。

最后,顺风车是优步、滴滴等企业倡导的“共享出行”模式的理想代表。顺风车的理念更符合节能减排、整合车辆资源的目的,与新能源汽车共享出行的本质不约而合。

所以,我们也就能理解,为什么滴滴关闭顺风车业务会让滴滴的新能源战略难以实施了。而在顺风车业务下架后,滴滴面临的困境除了负面的公众印象,还有在新能源战略上的经济压力。

目前来看,现有电动车生产厂商都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政策区域格局,比如北汽与出租车公司合作在北京投放了一批电动车,比亚迪也在深圳、西安等多个地方组建出租车公司来运营,这与滴滴布局于全国甚至全球的战略定位有天然的差异,二者很难在变现方式上达成统一意见。

再者,滴滴作为新入局的企业,与拥有百年历史的传统汽车产业的制造商相比,底蕴仍旧不足,而且目前的新能源汽车制造业正处于整体亏损阶段,还处于烧钱大战,滴滴入局后,面临的经济压力一定不会小。当然了,滴滴还是有相当强的能力,程维曾经透露过,“我们帐上有100多亿美金,对手只有我们的三分之一。”

然而,在滴滴顺风车永久下架后,滴滴的估值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天奇阿米巴基金投资合伙人魏武辉认为,“最终落定是永久关闭顺风车业务,对滴滴的估值损伤,我看非常大,可能打个对折都不夸张。”

结论:

在顺风车事件还未发生之前,我们或许还可以说,新能源汽车的新时代极有可能掌握在滴滴的手中,不管是滴滴的平台地位,还是共享出行的战略,于目前的新能源汽车而言,都是一股强大的推力。但如今,滴滴种下了不重视安全的恶因,就要吞下被时代质疑的恶果。

[完]

智能相对论(微信ID:aixdlun):深挖人工智能这口井,评出咸淡,讲出黑白,道出vb深浅。重点关注领域:AI+医疗、机器人、智能驾驶、AI+硬件、物联网、AI+金融、AI+安全、AR/VR、开发者以及背后的芯片、算法、人机交互等。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TAG:滴滴  下架  产业  市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