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回国后,她一直没找到适合创业的点。在朋友的推荐下,反倒成为小馆儿的铁杆会员。“当时感觉小馆儿很不一样,菜做得好吃丶服务好只是一个方面。”她把贾欣的Blog从头到尾翻看了好几遍,“我决定找这个人好好聊聊。”

于是,贾欣多了一位合伙人。“李总是第一个在经营模式上真正懂我的人。”而且,李总在管理方面的学识与经验,正好填补了贾欣的不足。

“签了。钱到账了……融资过程很顺利。和投资人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呵呵~见面一共3次,网聊了几次,十分顺畅。难得的是,互相都可以,而且愿意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在2011年12月的一篇Blog里,贾欣的快乐难以言表:“签的时候,本以为自己会高兴得蹦起来;胡言乱语;甚至范进中举似的跑到街上抽风,然后晕倒,然后吐出一大口浓痰再慢慢清醒。没有……一切显得那么顺理成章。”其实,这个投资人也是小馆儿的一名铁杆吃货会员。(你看,产品过硬,是多么重要啊)

自此,有了人,有了钱,贾欣信心满满:“系好安全带,小馆儿要起飞了!”

其实,在2012年3月小馆儿的中关村实体店开业之前,线上的送餐业务已经逐渐恢复到2009年底的水平。“第一家实体店的失败,对我价值非常大。让我能真正从经营的角度来看待小馆儿。”贾欣根据外卖的特点,增加了很多更适合外卖的新菜品,改进了包装和外卖服务的方式,增加了送餐员和店内活动,“经常都供不应求”。

中关村实体店的开业,可以说顺势而为的。这里年轻的IT吃货们足够密集,配送足够方便。贾欣对这个店的软硬件也不惜血本,“本来是两个店的预算,第一个店就用了90%”。虽然投资人信任,追加了一倍的投资。但整个一年,贾欣也是为现金流操碎了心。

这时,小馆儿在各个层面都按照贾欣的构想开足马力实施了。

野心:把北京做成小馆儿的餐桌

从B2C到O2O,从小店面到中央厨房

“从小到大,我妈做好菜,就让我爸赶紧吃,说五分钟菜一凉,就不好吃了。” 5分钟,是贾欣对于菜品生命最深的记忆与感触,也是贾欣在对于小馆儿,对于外卖最核心的发力点。或者说,为了与这5分钟赛跑,从小馆儿上线到现在,贾欣跌跌撞撞地死磕了5年。

餐饮O2O的另类存在

保持菜品生命,重要的是保持菜的热度:“凉了之后,即使再加温,也是没用的。”经过这几年的摸索,小馆儿已经找到了完全保持热度的办法:除了菜品出锅之后超快的包装流程之外,“高封闭性的锡纸+高保温性的餐盒+保温效果最好的送餐包”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菜品温度的流失。

 5/6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O2O  餐饮  餐饮O2O  B2C  餐饮电商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