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无谓的纠缠不清的淘宝还是B2C的争论(以及其他)

这个图说明啥问题?它说明:实体零售品牌数量有限(你可以掰着手指数出来),而且就市场份额来说,从高到低的曲线更加陡峭,集中度比较高,比如说牛仔裤,LevisLee可能就占了40%以上的份额了,剩下的份额再让给其他屈指可数的品牌。大家注意到,实体品牌的曲线,有个最低值,叫实体要求最低交易所以实体不存在交易额差不多等于0或一个月几千元的品牌,你要在实体做个品牌,每个月低于100万,你几乎没法活。100万这把刀一切割,实体的品牌世界就只剩下数得清的几个好品牌了。

但是淘宝的网店不一样,最大的也不过占个1%的市场份额,然后拖尾到无穷多的小店(有趣的是,淘宝上不管小店如何小,还是有交易额的)。这个是长尾,是个电商人都知道的常识,不过我在这里不是讲商品,而是讲:品牌和网店也符合长尾。只要淘宝还存在,只要淘宝还允许无门槛或低门槛的开店,网店的长尾是无法避免的。因此这里的规律是:淘宝店是中小作坊和创业者的天堂,要培养个大品牌来(比如占同行市场份额的10%以上),hum…难于上青天。淘宝为何难有大品牌或super big store?关键是顾客在淘宝的“无穷多海量选择性”和“透明比价性”和“很低的忠诚度”和“品牌意识缺乏”决定的,这几个特点,早就把淘宝市场的曲线拉的很平坦了。经济学上有个指标来衡量市场集中度的,那就是赫希曼指数,介于0~1之间,越是接近1的越垄断,越是接近0的越自由竞争,实体FMCG行业比如洗发水行业,这个指数差不多0.3左右,有竞争也有领先品牌;石油行业,就可能在0.8左右了,电力行业,完全是有关政府部门的,就完全是1了。但是淘宝我算了下21万个女装网店,市场集中度不过0.002%,说明啥?说明淘宝即使有些大店,但目前的局势看,淘宝基本还属于个比菜市场稍微有点区别化和进化的自由市场!(至于淘宝商城,我接下来会涉及到)。

接下来,我只是仔细看看淘宝女装行业575皇冠网店的情况(如果女装行业的21万个店都分析,我拿不到全面的数据,只能抽样


文章TAG:行业分析  电商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