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货,淘宝之痛,阿里巴巴之痛,马云之痛

马云之痛">

淘宝的假货起源

2003年5月10日,阿里巴巴在马云的带领下正式成立淘宝网,同年10月推出第三方支付工具“支付宝”。当时实力弱小的淘宝网选择祭出免费大旗和巨头eBay易趣厮杀。淘宝最初鼓励个人开店销售,通过平台实现个体经营与客户的对接,更形象的说法是淘宝就是一个虚拟商城,人人都可以免费开店。

高举“免费”大旗的淘宝发展迅猛,在2005年正式击败eBay易趣、日本雅虎,成为亚洲最大的网购平台。此时的淘宝,还只是一家拍卖网站(C2C)。C2C模式,让淘宝在电商领域迅速站稳脚跟,但也带来了隐患。

淘宝最初的C2C模式,开店成本低、审查环境宽松,商家和客户之间无需直接接触,这就导致了淘宝平台初期假冒伪劣产品泛滥,各种“国际大牌”能卖到几十块,上千的联名款运动鞋在淘宝花一百多就能买到。

当时,淘宝存在大量假货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大量消费者喜欢追求低价也催生了旺盛的市场需求,这些需求进一步刺激淘宝假货的出现、吸引更多的人从中谋利,而淘宝因此得以在初期高速发展,淘宝的崛起,吸引更多消费者去发现低价商品……这几乎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淘宝网也被贴上了假货的标签。

对于阿里巴巴来说,淘宝卖家是冲击更高交易量的基础,对卖家来说,阿里巴巴则提供了一条致富大道。阿里巴巴帝国的基石,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假冒伪劣商品。

淘宝的假货困扰

从2006年起,阿里巴巴已经不再满足做一家单纯的拍卖网站,C2C模式的弊端也开始显现,此时假货已经成为困扰阿里巴巴的问题之一。

2008年,淘宝B2C新平台淘宝商城(天猫前身)上线,B2C模式的加入,是阿里巴巴未来倚重的电商平台之一。在这一模式中,淘宝商城依然扮演着平台这一角色,不过卖家却变成了各种正规商家,这一平台继承了淘宝规模大、种类多等特点,同时有效规避了假货问题的出现。

2011年6月16日,阿里巴巴集团旗下淘宝公司分拆为三个独立的公司,即沿袭原C2C业务的淘宝网(taobao),平台型B2C电子商务服务商淘宝商城(tmall)和一站式购物搜索引擎一淘网(etao)。2012年1月11日,淘宝商城更名天猫,同年11月11日,首个双十一购物狂欢节诞生。

天猫的崛起虽然让阿里巴巴旗下的电商平台更加规范、正规化,但假货问题仍然困扰着淘宝、困扰着阿里巴巴。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淘宝各种假货事件开始引发外界高度关注,有媒体报道淘宝网知假售假、消费者维权困难、纵容商家违法销售外贸原单货物等问题。阿里巴巴董事局马云对平台售卖假货一事做出回应,认为这和当时的中国制造有很大关系。

 1/2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马云  阿里  阿里巴巴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