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便利店的脆弱性

与无人货架不同的是,车载便利店的上升空间看起来似乎更小,而且车载便利店也有自身发展困境需面对。

车载便利店的模式容易复制,意味着这是个门槛非常低的行业,先入者未必赢。魔急便作为先入者,又得到了滴滴的庇佑,但并不等于具备了壁垒优势,模式容易复制需要面对的一个负面影响,是各车载便利店品牌会和网约车一样陷入补贴战争,此时轻资产模式也变成了重资产。

车载便利店属于盆景式零售,场景小、SKU有限,上升空间非常小,如果没有可延伸的商业模式,可能很快就会接近天花板。不仅如此,这个模式本身也存在一些脆弱性,目前魔急便和Cargo等企业均是通过补贴吸引司机,魔急便在杭州试运营,司机便是冲着补贴才同意在车内架设货架,但补贴停止之后呢?

车载便利店的渠道和流量落在出租车或网约车个体身上,而车载便利店对司机来说门槛低,货架和进货成本小,所以这里可能还存在一个潜在竞争风险,那就是司机也可以参考平台的商品采购方案后自设车载无人货架,毕竟与平台合作分成不高,不如自己拿全部收益。

此外,车载便利店还涉及到两方面的监管问题。一是安全问题,出租车等短途小型客车的空间狭小,如果在车内以及后备箱设置无人货架,乘客的行李又该如何处理?司机为了多盈利而过度关注商品的销售,若引发了安全事故又该当如何?二是卫生问题,由于这是一个新的商业模式,目前尚未有任何与在出租车内销售食品相关的政策可依,在监管未到位的情况下,企业的自我监管责任重大,若监管不到位,容易引发问题。

新零售强调的是以消费者个体为基准,连接线上线下商业,但车载便利店恰恰不是如此。乘车出行是高频刚需,但乘车过程中购买商品并不是,车载便利店并不完全是从用户需求角度出发的尝试,而是主要从司机增收和商业延伸角度引申出的商业模式。

在安全问题和卫生问题的双重消极影响下,出行体验必然有所下降,盈利与服务冲突,或许是给少数人带来了便利,但会令更多乘客反感。因为车载便利货架使得车厢空间更为狭小,影响了出行体验,很大概率会引起用户不满。

不少司机也对此表示担忧,据gogo的数据,每一百个司机中仅有10%愿意尝试车载便利店,都担心此不规范的操作会遭到处罚。

此外,出租车本身也是线下户外广告渠道之一,车载便利店设在出租车上,其广告模式必然会影响到传统广告市场,威胁到户外广告企业的营收,可能将遭到出租车集团等线下广告渠道商的反扑。

结论

车载便利店是一个新的商业模式,目前国内的两个企业一个才走过天使轮融资,另一个也刚完成A轮融资,并且仅在少数几个城市尝试运营,在政策不明的情况下,这一盆景式零售未来能发展到何种规模还难以下决断。但不可否认的是,车载便利店需要针对卫生、安全、体验等方面进行权衡,新零售讲究的是落于个体上的个性化服务,要如何在不牺牲体验的情况下实现商业盈利是当下需要解决的矛盾。

而朱啸虎这位押中了滴滴、ofo、小红书等创业项目的投资人,此次是否能再次赢得赌注也令人期待。

刘旷,以禅道参悟互联网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TAG:空间  便利店  车载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