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之相反,像河马股份、银河长兴等最初聚焦原创作品的老牌公司,基本上都陷入了长期亏损的困境,而逐渐扩增新业务的尝试也正是集体挣扎的写照。

其二,上游公司逐渐沦为附属。一方面,众多衍生品公司扩大后,开始布局全产业链运作,为此大量并购上游公司,包括漫画公司、平台以及新兴的专业动漫制作公司,这点在奥飞娱乐的泛娱乐化扩张中尤为突出。而另一方面则是巨头疯狂砸钱,通过持股的方式以更大范围、更强力度控制中上游公司,甚至与其长期合作的动漫制作公司,也将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巨头的威压。

其三,中游的专业版权代理或发行公司本身在我国就极为稀少,如今在IP热潮的驱动下,主流动漫公司和几大巨头都开始积累各自的版权,使得相关公司生存堪忧、开始插手上下游及衍生品开发。比如杰外动漫,在传统业务的基础上,增加动画节目的投资制作业务,加大自有版权的项目投入。至于动漫发行,光线传媒以此为突破口并购了大批动漫公司,成为该行业的又一有力竞争者。

纯动漫制作或发行公司的利润不足以维持运营,是我国动漫产业链有如此演变的根源,如今资本的驱动使得这种趋势进一步强化。虽然大体上只是特定时期的特殊状态,但如果为目前过度吹捧的行业繁盛所蒙蔽而忽视其中的潜在威胁,那么这一波资本青睐显然并不能解决国漫的顽疾。

为什么说是畸形:过度屈从于资本

承认资本引导动漫市场重振的前提下,不得不提防其中的隐患,就像以上提及的产业链演变,一定程度上是畏于生存压力下的不得已做法,但从长远来看,会对整个动漫行业的良性发展产生负面效应,这也是为什么称之为畸形的原因。

基于现有产业链的一些基础性变化,有两个相当明显的要素不容忽视。一则,内容模块产业链和衍生品产业链、上中下游公司之间的错位,使得整个行业的运作依旧不协调。相较于衍生品制造公司逐渐确定主导地位,内容创作在整个行业中的话语权进一步式微。更重要的是,这种独特的现状并不是因为两者营收的差距决定,而更多的是内容开发和制作的发展步伐,本来就是长期落后于衍生品生产,资本的介入并没有改变这个症结。

据日本动漫产业协会的相关数据显示,动漫核心内容产值和衍生品营收的差距是这一产业的特色。比如,2011年日本动画播映市场的规模为1581亿日元,而广义的动画产业市场规模则达到了13393亿日元,美国也是如此。

这说明上下游利润差距并不是造成内容创作核心地位丧失的原因,就像日本的产业化运作,因为各个环节同步发展、彼此利益相关,因而衍生品制造公司即使贡献了行业大部分收入,依然离不开上游企业的持续供给。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行业  资本  开发  巨头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