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动汽车在市场上的逐渐普及,我们开始发现电池材料的能量密度与安全隐患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但电池材料的能量密度同样与汽车的续航性正相关,消费者对于电动汽车的长续航肯定是刚需,但这种刚需又让消费者面临不少的隐患。作为业界标杆,特斯拉在电池设计、电芯上代表着世界上最高的水平之一,就是这样它在目前还出现了如此多的问题,这不由不让我们怀疑高能量密度的电池风险是否无法避免、整个电动汽车行业的安全隐患是不是更大。

《电动汽车观察家》总编辑邱锴俊说,“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在不断创新的阶段,监管部门很难做到前置审查。像这样的技术的突破,或者说创新的这种应用,更大的管理或者说约束还在于厂家自身,我们只能从结果去追溯它,就如同美国的汽车监管逻辑一样,只能是在事后监督当中去发挥作用”,“因为技术在创新,全球只有他用了这么多电芯来做成一辆电动汽车,那么它到底可不可靠什么之类的,很难做前置的这种审查,没办法,只能是通过事后监督”。邱锴俊干脆建议新能源车主谨慎使用快速充电。

当然,在电动汽车电池、“超级充电”上面的安全隐患也在国家政策层面得到关注。

2019年1月,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就《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电动客车安全要求》3项强制性国家标准进行了公示。这3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将成为新能源汽车产品报批准入的基础要求。不过到目前为止,这3项强制性国标尚未宣布执行。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还公布了《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将家用电动汽车的动力总成和主要零件纳入汽车“三包”责任。按照新的修订稿,如果电动汽车发生质量问题引起的电池起火,电动汽车厂商“必须退换车“。此外,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还拟对电动汽车电池衰减做出规定,要求生产企业在“三包”凭证上明示电池衰减限制和对应测试方法。

整体来看,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标准与各汽车厂商的产品更新速度是脱节的,要想真正做到电动汽车安全有标准可循,仍然任重道远。

消费者焦虑、补贴大降,电动汽车的危局

还是先来看看特斯拉。在整个2018年的中国市场,特斯拉的整体收入下降了15%,这个数据在高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领域很不乐观,再加上频发的安全事故,特斯拉“危局”明显。

根据特斯拉发布的2018年报显示,它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总营收214.61亿美元,同比增长82.51%;净利润亏损9.76亿美元,同比增长50.23%。不过,作为特斯拉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因为受到中美贸易战、进口关税增加、零部件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其2018年在中国销售额只有17.57亿美元,同比下降了15.4%。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