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对于自己亲自种果蔬的企业而言,在种类和产量上很难令人满意。因为我国蔬菜水果的需求量过于大,喜好又是千人千面。与此同时,企业还要承担由于天气原因、市场原因引发的产品滞销等不利后果。

3.果蔬在上游的竞争其实并不激烈,因而上游供应链的种植者和农产品生产企业没有什么忧患意识,改善质量的动力并不大,对于互联网公司的希望更多还是放在渠道和流量方面。

从人、市场需求、产业特征三方面来看,互联网公司对果蔬产业种植端的改造不成功也就成了理所应当的事。不过在互联网江湖(VIPIT1)团队看来,眼下的这波果蔬涨价潮,或许给了互联网公司向种植端渗透提供了契机。

从营销的角度来看,人类首先是情绪的动物,以至于有人说:80%的购买是基于“感性的情绪”而不是“理性的逻辑”。强调产品的功能属性和物理卖点的时代已经过去,情绪营销是时代情绪和个人情绪的表达。

不得不说,水果价格大幅上涨对于供求两端来说都不是什么好消息。但对于农村电商平台而言,如果能降低果蔬成本进而降低果蔬价格,从而提供治愈性解决方案,这会是它们进军种植端的关键。

环境威力法则认为,人们对自己周围环境的敏感程度比他们所想象的更为强烈,它认为人的行为是社会环境作用的结果。尤其是对于种植端的人而言,水果价格上涨供大于求大概率会引发产品滞销,这样的大环境下会让他们产生焦虑,而这就有了合作的机会。

机会来了,但不是谁都能做好,借用一句电视剧台词“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啊”。毕竟前面我们提到过除了人的因素,还有市场需求、产业特征这两方面影响。当下水果涨价,今年全国大范围遭遇异常天气,导致水果减产严重。如果不能对很多自然因素加以应对,那进军种植端的行为是有很大风险的。

那么什么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呢?互联网江湖(VIPIT1)团队认为是产业互联网。接下里我们通过两个问题来解释为什么。

第一个问题,农业为什么是产业互联网的适用场景?

一:目标行业玩家的大而散

大,强调规模,这是价值实现的基础和前提,这一点无需赘叙;而散,则强调玩家的数量,不具备规模效应和边际成本递减规律。一方面,规避行业玩家采取[自营]的方式进行数字化升级,因为对于小企业而言,单独研发的成本过高,而且还要承担创新失败的风险。另一方面,行业玩家散,即便入局较晚,只要行业没有垄断,就具备生根发芽的机会。

二:是产业链条冗杂,且具备升级的需求。

从产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的差异来看,有不少观点都认为消费互联网的特征是赢家通吃一家独大,而产业互联网的特征是细分领域比较垂直。我国农业都是以单个家庭为主,种植规模小,整个产业链条长、环节多,往往价值关系复杂,这无疑会增加产业自我升级的难度。从农产品类别的确定以及后续施肥、撒药、收割、销售,整个完整的农业产业链涉及的环节较多,各个环节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很容易造成农产品滞留等问题的发生。

第二个问题,关于果蔬等农产品整个产业链,产业互联网具体能做些什么?

一.种植观察在线化

产业互联网其实是将大量的设备、数据和系统连接起来,这些设备、数据和系统通过互联网联系在一起,通过传感器采集天气、温度、湿度数据、作物生长数据等结构或非结构数据,将数据汇聚到边缘计算的智能网关设备并上传大数据云平台,从而实现农产品生长的在线化监测,并提供智能决策,从而在种植端尽可能的去规避一些不利自然因素的影响。

二.种植端与终端的数据智能和网络协同

阿里的前参谋长曾鸣认为智能商业的关键是“网络协同 + 数据智能”。而这“双螺旋”其实也是产业互联网的特征。网络协同主要体现在从生产端到供应链端到销售端整体链接起来,确定适合的类别,实现供求两端实时性的协同和匹配,真正实现果蔬产品的定制化,实现收益最大化,规避供大于求等不利情况发生,而这其实需要大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因而体现出了数据智能。

总的来看,眼前的水果涨价潮会让种植者和消费者都对产业升级有了更多期待,在这一方面,阿里、腾讯、京东等互联网公司也都有自己的云服务平台和下游配套设施,这实际上就具备了实现“双螺旋”的基础。未来农业产业互联网注定会是个遵循二八原则的赛道,谁能成为这头部的20%那就要看玩家们能否把握好机会,击中最痛的点。

科技自媒体刘志刚,订阅号:互联网江湖,转载保留作者版权信息,违者必究。

 4/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下一页

文章TAG:多多  产业  果蔬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