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售君乐宝虽然会带来一个强大并熟悉自己玩法的对手,但总归缓解了短期的流动资金压力。但值得注意的是,蒙牛未来将遭遇发展中的“三重门”,如果度不过去,40亿带来的短期资金流缓解将付之东流,也许多年以后回头看,我们才会认识到这次蒙牛的决策带来了多大的“反噬”。
第一重门:5亿美元债券带来的潜在财务风险;
7月12日蒙牛发布公告,拟发行5亿美元3厘债券,融资额折合人民币34.39亿元;在中美贸易战背景下,今年人民币汇率已经破七,此时发行的美元债,要在2024年时以美元偿还,换汇带来的损失就是一笔不菲的负担。
而且,蒙牛30亿美元奥运会的投资,在国内的评价正在变味,作为仍以中国为主要销售市场的企业,如果这笔投放不能产生好的效果,将加剧现金流压力,并会在2024年引发新的财务风险。
卖了君乐宝、发行5亿美元债券,蒙牛如今对资金流的渴望,联想到奥运会这笔天价投放就很好理解。被天价广告费拖垮的公司已经不是个例,从三精、金立到汾酒,但愿蒙牛不会是下一个。
第二重门:战略混乱带来的潜在品牌危机;
几年前,李宁因为19元低价甩货,大大稀释了品牌,近两年才算缓过来。许多企业在面临运营困境时,都忍不住会采用低价促销的策略,如果操作不当,极易引起品牌危机。
“缺钱”的蒙牛在今年第二季度开始大力促销,例如特仑苏折扣后到了49元低位。
据国金证券8月18日的行业研报显示,蒙牛纯甄折扣率是27.3%,在常温奶中折扣率排名第一;而特仑苏纯牛奶折扣率是9.8%。在卖公司、发债券都不能满足资金缺口的情况下,如果广告投入转化的效果继续不理想,未来的蒙牛会进一步将折扣进行“到底”吗?
最后的十几个月,是扛着营收增长放缓的压力也保持价格底线,还是为了冲刺千亿“目标”进一步把价格拉低?这两个问题对于未来的蒙牛而言是一次重要抉择。如今蒙牛双千亿中的市值千亿目标已经实现,如果操作不当,很可能营收千亿不但未能如期完成,市值千亿这条线也会被突破。
第三重门:液态奶业务之外,要找到新盈利点;
2018年蒙牛业绩在近几年算是相对较好的一次,尽管总营收持续增长,可蒙牛优势业务过于单一化也是自身最大弊端。
去年蒙牛的四大业务中,除了液态奶保持稳定盈利,奶粉在连续亏损多年后也出现起色,冰淇淋、其他新业务都连续数年持续亏损。好消息是,根据财报显示,2018年,冰淇淋分部亏损7388万元,亏损额同比减少64.93%;其他业务亏损3066.5万元,亏损额同比减少67.34%。坏消息是,奶粉业务盈利前景还不明朗,而优势的液态奶业务盈利同比下降了5.92%,不是好兆头。
当下的乳业市场,已然不是刚刚起步时候的大蓝海市场,如今伊利、蒙牛、光明、哇哈哈、养乐多、三元、雀巢、百福吉、君乐宝、惠氏等十家品牌的两超多强格局依然形成。蒙牛想要再“挤”出来300亿的市场不是完全没有可能,除非能够再拿出近千亿规模的资金进行一场“豪赌”,以目前蒙牛的现金流和年利润,仅仅是卖掉君乐宝和发行5亿美元债券是完全补不上这个资金缺口的。
况且,在追求双千亿的目标时,蒙牛也在大肆并购,因此带来的巨额资本投入和亏损也是个“头疼事”。
从蒙牛收购的几家资产来看,除雅士利刚刚扭亏为盈外,现代牧业、圣牧高科母公司中国圣牧2018年上半年分别亏损1.4亿元和10.67亿元。中粮的入主,让蒙牛开始“迷恋”上并购,寄望于通过这种重资本模式,以多元化实现对业绩的拉升。接连的收购失败,带来巨大的资本压力,被收购公司带来的连年亏损,不仅拖累业绩,也在消耗着蒙牛在市场竞争中能够拿出的“弹药”存量。
中国乳业已经从最初的粗放竞争中过渡,消费者对产品本身的关注度开始提升,蒙牛营销投入转出比率下滑,已经是一个危险信号。未来乳业的竞争将进入围绕产品品质、口味、特色及健康方面的争夺,因此以前不用拿出钱来做研发的乳制品巨头们,也要开始向“科技”公司看齐,加大研发投入才是保证不被市场淘汰真正的“武器”。
在蒙牛疯狂的资本运作,拿下奥运会、拿下一个又一个公司,其用在研发上的费用占整体营收比例却不到0.2%,2018年在研发上的投入仅为1.59亿元,和30亿美元在奥运会上的大动作,研发费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相比于疯狂的砸钱拉营收的盲目策略带来的危机,蒙牛在战略上未能嗅到行业真正趋势更为致命。告别君乐宝,证明蒙牛在广告换营收的路上越走越远,双千亿的美梦,或许从这一刻开始已经碎了。
文章TAG:目标 资本 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