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的千姿百态:火热、亏损、巨头亲睐

2019年,互联网医疗仍旧火热。

自2013年起,互联网医疗企业如春笋般冒出。时至今日,虽然大批互联网医疗企业倒下,但仍有新玩家不断入局。行业如此热门,除了国家政策支持,还有庞大的医疗刚需、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和巨大的市场空间提供力量。纵观互联网医疗整个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野蛮生长阶段

2014年初,春雨医生、1药网、好大夫在线等以在线挂号和在线问诊为主的一大批互联网医疗产品走入大众的视线。其中,以春雨医生为代表的轻问诊模式,一经推出即点燃市场。此模式能将病人分流筛选、节约病人时间,并且合理分配医生资源,平衡大小医院之间的用户量,让用户“看病难”的问题得到缓解,平台在短期内发展了大量的医生,并通过大量广告推广的方式获取了不少用户。

但,医生入驻形式的缺点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如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使得春雨医生客诉增多。与此同时春雨医生开始收取会员费,希望完善盈利模式,但此阶段互联网医疗的主要业务仍处于轻问诊和挂号服务两方面,如此非刚需性的项目使得用户的问诊需求呈现出“低频、浅层次”的特点,并不能支撑起用户付费意愿。

行业探索阶段

在政策、技术和资本构成的“铁三角”温床里,医疗行业应当有着相当迅速的发展,但受中国国情影响,国内医疗供给和需求结构失衡十分严重,优质医疗资源多在一二线城市汇聚,拥有大量需求的三线及以下城市却医疗资源不足、落后。诸多问题使得行业发展缓慢。

另外,以挂号网(后更名微医)为例,其通过为用户提供在线预约挂号等服务屹立于行业中,在它之后市面上冒出不少在线预约和挂号平台。但此种加号预约的方式过于占用公共医疗资源,一旦政策出现调整,以预约服务为主的平台将受巨大影响,传太医、就医160就是典型的例子。

破局发展阶段

医疗行业具有 “医疗需求低频且分散,医疗供给量少且集中”的特点。如何捕捉医疗需求,高效组织医疗供给,成了互联网医疗在此阶段需要解决的两大难题。除此之外,如何盈利也是一个大问题。因此,医疗市场急需一个打通供给、数据、服务的中心化服务体系,统一就医路径。

当用户需求得以有效疏导,医疗资源得以高效利用,才能根本解决目前医疗供需结构性失衡的矛盾,助力互联网医疗发展,而这一切都需要技术来做支撑。

 1/3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巨头  亏损  医疗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