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到今天,作为一项盛大的活动,其过程少不了商业化、社会化资源的支持,主办方与赞助方是完全的利益协同关系。

但是,若赞助方的利益得不到保障,那利益协同也就无从谈起。

国际奥委会今天可以通过破坏北京冬奥组委市场开发自主权的方式“两边通吃”,获得短期利益,以后的奥运赞助却可能变得更加混乱,这将是长期损失。

一个无法保障赞助方尤其是顶级赞助方利益的主办方,短期让某些品牌得利,最终可能会被所有赞助方抛弃。

2、体育赛事主办方还有“体育精神”这道关卡

在奥运会这件事上,主办方的地位更加敏感——它是体育赛事。

公平、公正、平等参与是体育精神的核心,这不只体现在运动场上,也体现在与之相关的一切活动当中。

一个体育赛事,如果它的商业活动混乱无序,不讲究公平、公正、平等参与,而是充满着各种擦边球、取巧的“操作”,那么它运动场上的竞技就很难让人完全相信是符合公平、公正、平等精神的。

伊利当初通过公开的方式取得唯一官方乳制品合作伙伴身份,就相当于一次竞技的胜利,现在蒙牛要用赛场之外的手段来分食这个成果,一个只能站上一个人的冠军领奖台上要被强行塞进另一个人,不谈商业利益不谈品牌营销,至少这种做法已经脱离了体育精神的内核。

如果说其他主办方还能找各种借口为自己博取更多利益,对体育赛事尤其是国际性体育赛事主办方来说,体育精神决定选择合伙伙伴这件事已经超出商业价值的范畴,而变成维护公信力的一种体现。

在这种情况下,蒙牛强行“加塞”成功的结果,是原来主办方与赞助方的“双赢”局面变成主办方与多个赞助方“三输”局面。

而这,从长远角度看,显然对蒙牛自己也并不利,失大于得。

快消品商业竞争有没有公认原则?

乳制品品牌的赞助营销,更高的视角看其实就是快消品的商业竞争。

说到底,对快消品而言,产品、渠道、运营才是竞争胜利的根本。

蒙牛为什么急着要用迂回的方式“加塞”?说白了还是“行业老二”的焦虑在作祟。

2018年年报显示,伊利股份营业收入为789.76亿元,刚好高出蒙牛乳业689.77亿元100亿元。

市值上看,目前伊利的A股市值接近2000亿元,而在香港上市的蒙牛市值仅有伊利的一半左右,最新市值为1196.9亿元。

自从2011年被伊利超越后,蒙牛这个曾经的老大就一直处于下风,再也没有翻过身来。

而伊利打江山、守江山的过程根本上还在于产品、渠道、运营等综合优势,蒙牛的落后根源还是这些方面“内功”不够,这不是做营销就能弥补的。

以产品为例,2012年伊利推出的QQ星儿童饮品,拥有多种口味、根据迪斯尼卡通形象在国内首创的3D立体包装,广受好评、市场表现优异。

蒙牛在3年之后推出其“未来星”产品,并在各大主流媒体大量投放广告,但这种滞后的跟随最终也被法院认定“存在攀附恶意,构成对伊利公司的不正当竞争”。

虽然215万余元的经济赔偿和合理开支费用对蒙牛来说不算什么,但这却可能暴露出蒙牛在产品能力上的不足。

此外,伊利早于蒙牛六年创办的经历,使其渠道建设更偏向于自建,根基更稳固,而后发的蒙牛为了争夺市场,多年来其渠道主要以经销商加盟的方式为主。

显然,伊利自主掌控的渠道能力也更胜一筹。

类似的例子还有更多,这里无意于比较两个巨头,只是想说明快消品竞争搞来搞去就是这几样,蒙牛的落后不是靠“加塞”一个“饮品”赞助的营销方式能解决的。

更何况,在营销这件事上,蒙牛也并不足够理智。

2018年世界杯,如果说蒙牛押宝梅西押错了还可以算作“运气问题”,那投入20亿元(对应2016年一年净利润只有16.869亿)就有点为了营销目的而过于激进了。

在国际足联四处找赞助时,蒙牛当了一把“雷锋”,而采访中蒙牛相关负责人对下重注的依据,却主要在谈百度指数。

这个指数固然对注意力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但当今时代,网络电视直播、微博、微信的流量恐怕都应该考虑进去。

伊利深耕奥运14年,理解奥运所以有自己的节奏,但现在这个节奏似乎要被蒙牛以不恰当的方式打断。

而蒙牛在世界杯的营销让人感觉过激和不足够理性,这次又通过不太恰当方式抢食北京冬奥品牌赞助,这些举动在根本上并不利于自身的发展。

踏踏实实做好产品、渠道、运营,同时在公平的规则下理性营销,如此蒙牛才能继续作为乳业巨头的一员,行业也才能更加良性发展。

*此内容为[螳螂财经]原创,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完]

螳螂财经:泛财经新媒体,《财富生活》等多家杂志特约撰稿人。微信十万+曝文《京东走向“四分五裂”》创作者;重点关注:新金融、新零售、上市公司等财经金融等领域。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TAG:解答  问题  伊利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