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该重新审视电商,阿里港股上市,体量已领先一个身位

从拍拍到易迅再到京东,早年腾讯在电商领域做过很多尝试,未能成功的原因有很多。如早期电商大环境不成熟,消费意识较为传统,不接受社交流量的消费线索;腾讯没有电商基因,核心业务是社交、内容以及游戏,电商只是防御性业务未投入全部精力等。

一笔带过,这里不是复盘腾讯电商失败案例,也不是分析腾讯放弃电商的原因,一家大公司的业务决策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

转眼5年时间过去了,从结果来看,腾讯放弃自营电商使其在电商领域的间接影响力有过之而无不及,获得京东这样的强有力合作伙伴,并在5年时间内扶持出了让阿里头疼的拼多多。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回过头来想如果腾讯当初不放弃自营电商,拼多多很有可能就不存在了。

事物结果往往有两面性,往好的方面看,腾讯将其不擅长的电商业务以及自身流量开放给合作伙伴,市场效果比较积极;但往坏的方面看,腾讯放弃自营电商导致如今丧失了具有战略用途的电商能力。

一、获取消费信息数据能力缺失

如果说腾讯是一家大数据公司没人会存疑,但如果谈到消费数据,同样没有人会怀疑腾讯远不及阿里。吃瓜群众会说,腾讯可以从京东、拼多多以及有赞、微盟那里获取数据,实际上数据是每个公司最敏感的核心资产,即便腾讯是这四家公司的股东,他们也不会将数据贡献给腾讯。

腾讯或许可以基于微信平台导流从京东、拼多多、有赞、微盟那里同步到部分电商信息数据,但腾讯与他们的账号体系是割裂的,腾讯可以间接获得的部分数据也许用于行业分析使用,但无法精准掌握消费用户的多样化的消费行为。

简单说,腾讯获得的用户消费数据碎片又模糊,而阿里掌握的用户消费数据完整且精准。从用户看过什么商品,买过什么,退过什么,甚至连家庭和工作地址,阿里都有掌握,而腾讯呢?

用户消费数据的价值毋庸置疑。最简单的例子,蚂蚁金服的花呗、芝麻信用早已被大众接受并广泛使用,而腾讯的信用分以及盛传腾讯版花呗“分付”至今也未能在大众市场普及。

衡量一个用户的信誉有多种维度,如学历、房产、存款、工作等等,但充足的消费行为信息则是最直观有力的信誉数据。除用户消费信息外,阿里还掌握平台卖家的数据信息,这部分数据可以为蚂蚁金服、网商银行提供业务支撑。腾讯如此彻底的放弃电商业务,或多或少使其在金融延伸业务上掣肘。

 1/5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上市  阿里  腾讯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