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内部的压力,京东虽然说不会直接与快递行业竞争,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一旦大力推进物流的发展,第三方配送势必与京东自己的配送体系发生剧烈竞争关系,这是回避不了的现实。

京东物流的目标必须迈过的坎

根据京东对外通稿的口径,京东物流子集团未来的目标是要打造水电一样的社会商业基础设施,这句话是不是很耳熟?

对的,2010年,马云就说要把阿里打造成中国的水电煤设施,时隔7年,京东终于缓过神,但这个转型的时间点有些晚。

从千亿的预期来对比,顺丰控股上月发布的2016年年度报告显示,去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5%至574.8亿元,京东物流的千亿目标为当前顺丰收入的约1.7倍,想要达到这个目标,京东要迈过的坎还有很多。

一、 规模效应在快递行业并不明显

以顺丰目前574.8亿收入为例,背后支撑配送人员超过12万人,而京东物流终端配送也是自营团队,2016年披露的配送员工数量过6万人。

根据京东财报统计,整个2016财年,京东物流总共配送15.93亿单,履约总成本210亿,平均每单13.2元。2015年,顺丰送出17亿单,营业成本385.86亿,平均成本为23元/单,毛利润率20%。

顺丰的品质有口皆碑,顺丰的规模比京东配送要大不少,成本也更高,规模效应的低成本,并没有表现出来,核心的原因是:顺丰的网络覆盖面比京东广,除了一二线城市之外,要保证国内三四线城市、县城、农村的配送效率,渠道越下沉,成本越高,因为单量不够集中,配送的要求并未降低,成本的提升是自然,而目前京东配送的优质体验多是集中在一二线城市,若要扩展到全国,人力的投入是必然的,人力资源成本的上升也是可以预见的。

二、 京东开放物流服务后,体验是个坎

体验的问题来自于两方面,首先是B端:目前京东物流终端体验最好的是京东自营,按照目前的规则,优先发货的除了自营的,就是商家入仓京东物流的货品,这样一来,物流的效率是降低的,这与三通一达等快递公司的服务完全是本末倒置,通达系的优势在于灵活多变,商家的选择性强。

第三方商家如果要使用京东物流,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只能把订单聚集到有仓的地方,这样发货的效率才会有所保证,在没有京东仓和配送网络的地方,效率自然就无法保证。

每年京东电商总会曝出要求商家“站队”选择的问题,在未来选择物流方面,京东强制第三方商家使用京东物流,似乎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京东物流本身的成本并不便宜,对于C端而言的体验是体现在自营商品,第三方商家的习惯还是通过菜鸟网络和通达系进行物流配送,强推的效果恐难达到预期。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挑战  物流  京东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