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骚扰电话治理难度颇大

从3G时代开始,电话营销已成为商家推广业务、吸引客户的重要手段之一。到了4G时代,网络用户迅猛增长,几乎使用各种APP都需要用到个人手机号注册以及填写个人信息。随之而来的是,个人信息泄露已经成为常态,

由于个人信息非常容易被网络平台采集,也容易流入黑市。商家为了获客,去购买一些个人信息,或者通过自有设备获取大量个人信息,然后再利用电话机器人来开展业务,这样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效率。对于商家而言,骚扰用户的成本极低,只要有极少一部分用户愿意“上钩”,那他们就能赚取丰厚的利润。

通常大多数用户在被电话骚扰时,会选择挂电话,或者礼貌的拒绝,真正去投诉的人很少,而且存在着用户维权难的问题,这就让智能骚扰电话的治理上面临先天缺陷。

此外,对骚扰电话的监管也比较困难。2018年发布的《综合整治骚扰电话专项行动方案》指出,要严格规范金融、售房租房、医疗保健等行业电话等营销行为,研究完善行业内电话营销管理规则,严禁在用户明确表示拒绝后仍向其拨打营销电话。对违法违规企业和从业人员依法采取监管措施或予以行政处罚,从源头上杜绝营销电话扰民。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对于“骚扰电话”仍缺乏统一的界定,对电话营销的合法性以及如何规范仍待达成共识,问题方主体责任不明晰,在管理落地执行层面存在面临着比较大的困难。

同时,骚扰电话多,运营商也有一定的责任。各基础电信企业、移动转售企业应该为国内手机用户提供涉嫌骚扰电话、来电号码标注提醒和风险防控警示的能力。

作为个人用户,可以采取软件拦截和举报的方法,减少电话骚扰。目前的苹果和安卓系统,都有相关的APP可以做来电管理和骚扰电话举报。

那么以假乱真的AI骚扰电话的解决方案是什么?当然有一些方法,而且是以牙还牙,用AI治AI,最新的例子是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开发的一套反骚扰电话解决方案,它暂定名为“二哈智能防骚扰电话”应用程序,该计划的逻辑主要是:AI首先确定它是否是一个令人讨厌的电话,如果是主动帮助用户回答并使用数据库中的大量数据来处理销售,让手机认为它是一个真实的人直到对方崩溃,失去信心骚扰。不过这种方法目前还处于实验、小众阶段,未来是否真的能起到作用还需要长期观望。

于是有安全专家建议:“为避免个人隐私泄露,用户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个人信息的保护,对APP索取手机权限要多加警惕,尽量避免使用不安全的公共WIFI,不要浏览不安全的网站,不在小网站留电话号码及敏感信息,以防个人信息被窃取。”,可能这样才是尽量免于智能电话骚扰的实际可操作办法。

综合来看,目前智能骚扰电话涉及的方面和因素太多,难以杜绝,治理起来也比较困难。要想真正杜绝这些骚扰电话,任重而道远。

 5/5   首页 上一页 3 4 5 下一页

文章TAG: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