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市场没有永远的“童话大王”

儿童市场没有永远的“童话大王”

儿童市场没有永远的“童话大王”

2016年,一条指责《儿童文学》内容越来越低龄无脑化的微博引起网友1万多条转发,3000多条评论。风风雨雨五十多年,国内的童话产业在内容与市场两个维度之间不断沉浮挣扎,免不了此消彼长,而突破不了内容桎梏,似乎上整个童话圈最大的痛点。

多面性的童话生意不好做?

童话被质疑低龄化,这个逻辑或许听上去很不可思议,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随着年轻群体步入婚姻,升级成为父母,相比老一辈的快乐至上原则,他们往往更加偏向于在娱乐中实现各种意义上的教育,这就意味着过于平淡的内容势必无法在教育中,引起父母位置上的共鸣。

事实上,这些年来,童话市场逐渐变得蓬勃起来,除了传统的图书形式,整个生意链都在不断更新。以郑渊洁的皮皮鲁公司为例,童话大王的公司主营业务早就从早期的图书出版发展成了出版、新媒体、动画影视以及IP授权四大领域。

看起来每个领域的想象力都不可小觑,例如动画产业,根据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的儿童动画片中,童话题材以217部的数量占总体的49%,几乎一半。无独有偶,2021年上半年的动画片题材中,童话题材的数量高达104部,与教育题材加起来有183部,占比超过64%。

童话生意之所以能迅速分裂,原因很简单。从独生子女时代过渡到如今的二胎、三胎时代,国内的儿童消费市场注定只增不减。2016年,我国新生儿数量超过1750万,2018年,中国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0-14岁的儿童数量达到2.5亿人。

三胎政策放开之后,站在儿童消费红利上守望与奔跑的机会无疑更多了,消费市场也带来了真金白金的实质输出。腾讯实验室曾经发布过一项调查,我国的儿童消费市场已经超过4.5亿,尤其在育儿方面,一个家庭全年的育儿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22%。

然而,动画、音频等新童话输出形式虽然调动了整个产业的鲜活,但也侧面挤压了童书在整个家庭育儿消费中的存在感,据悉,有92.9%的家长会为孩子购买童书,可是年平均花费金额只有113.22元。

反观动画或者音频,根据统计,在过去十年里,国内动漫票房最高的30部影片中,儿童题材占了22部,占比高达74%。2020年,儿童有声阅读市场达到78.3亿的规模,根据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0到8周岁儿童的听书率达26.8%,同比上涨29.5%。

 1/2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儿童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