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大龄程序员的工作长短板已趋于稳定,必须扬长避短,避免在跨度过大的领域盲目试错。
程杰起初的面试过程并不顺利。在挂掉了搜索、汽车等领域算法岗位的面试后,他意识到了自己在业务场景上的局限。但对算法和广告业务知识的深入理解,恰恰是他的优势。因此,程杰及时调整方向,最终斩获了广告算法工程师的 offer。
曾有多份知名 IT 外企工作经验的赵凌,也用他的经历告诉我们,没必要拿自己的短板和年轻人比。他目前就职于一家互联网金融创业团队,对于压力大、时间紧的开发节奏,他很自信地表示,并不觉得自己体力比 90 后差多少;相反,有了多年的技术积累,他对新业务的吸收和理解力更强,在高效工作上也更有优势。
3、转型需谨慎,争取内部机会
一些大龄程序员经历了赖以生存的技术从热门到降温的痛苦,但直接离职、转型新技术方向的成本又过大。一方面,企业难以在面试中,从转型程序员以往的项目经验准确评估其对新技术的胜任力;另一方面,即便公司录用,候选人本人也很难接受薪资和职级的「硬着陆」。
内部转型是成本最小的一种路径,建议想转型的程序员多争取。实在没有合适的机遇,也要利用好业余时间,积累转型方向的技术知识。
重新开始的确需要壮士扼腕的勇气,但是正如一位 100offer 老用户、有 10 年工作经验的程序员马君所说,「越往上一个高度,难度越大;只有克服了眼下的痛苦,以后才不会天天痛苦。」 33 岁那年他在公司内部抓住了由.NET 转型 Java 的机会,你可以点此了解他的转型历程。
4、生活与工作平衡之外的另一种可能性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对于如何平衡家庭生活与工作,我们难以给出适用于所有人的建议。不过,赵凌的心得值得借鉴。他陪伴家人的时间不多,但能保证每一次的相处时间都是高质量、愉快、有意义的。「我的宗旨是把事业和生活提前规划好,全情投入。比起干耗着玩手机,心却不在孩子身上,这样更能弥补时间长度上的遗憾。」
据人才顾问 Tony 介绍,还有的候选人会在离职后纠结是否返乡,追求有房有车的田园牧歌式生活,寻找人生的另一种可能性。如果你也有这样的纠结,不妨多问自己几遍「为什么」。留在互联网,能够最大化地发挥个人价值,被欣赏和尊重;归隐田园,一方净土,但也失去了成就事业的乐趣和盼头。
100offer说
这篇文章回顾了大龄程序员在职场上常见的几种危机,包括来自企业的顾虑、可匹配岗位的减少,晋升瓶颈,也有自身的心理和家庭因素等。被抽离出来的归纳总结背后,是每个普通人都可能经历的不安、不甘和奋斗历程,它们鲜活、真实, 虽不是大悲大痛,却一样值得被记录和关注。
「干掉中年危机」并非无解题,而是多选题。不论是消除认知误差、管理预期,还是扬长避短,或停下工作另辟蹊径,期待你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100offer 能做的,只是提供一个信息对称的窗口,提醒你保持谨慎的乐观,不忘初心。(注:为保护候选人隐私,本文涉及人名均为化名。)
除了以上中年危机自救指南,不同年龄段的程序员也应该未雨绸缪为自己做好职业规划。
作者:100offer
来源:卢松松博客,欢迎分享
文章TAG:危机 程序 程序员 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