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底,还是瑞幸咖啡的基本盘之下泡沫太大,这种泡沫必须借助源源不断的资本投入才能维持下去,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这种尚未形成自身核心商业盈利能力优势的模式就会被刺破。比如今年年初的时候,瑞幸咖啡就刚经历过一阵全国范围内的关店潮,关店规模将近四成。

整个2018年,瑞幸咖啡的销售和营销投入超过七亿元人民币,今年第一季度这一费用也有1.68亿元,同比翻了一番。在巨额的营销投入之下,瑞幸还要面对数目更加庞大的店铺租赁与运营成本,这种居高不下的重资产模式也让外界一直对瑞幸的未来盈利能力持怀疑态度。

在为了保持高扩张速度而导致的“入不敷出”情况下,瑞幸咖啡赖以生存的饮品收入和开店速度也不复以往的高增长率,而逐渐出现增速下滑的情况,从2018年第三季度到2019年第一季度,瑞幸咖啡核心饮品业务收入环比增幅从91.6%而逐步降低到80%和41.1%,很明显这一增速已经开启了“暴跌”模式。另外,随着运营压力的加剧,其开店速度也不复往日“高效”,从巅峰期时候的日均4.9家下降到了3.9家。

而在核心产品层面,发展至今的瑞幸咖啡还远远未达到它所对标的竞争对手星巴克那样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消费者对于瑞幸咖啡的口味始终存在“褒贬不一”的情况,而且更多的时候,大家对瑞幸咖啡的产品并无更深刻的口味或特色印象,爆品更是缺乏,用户似乎只是把瑞幸咖啡当成纯“快餐式”咖啡产品体验,它还远远没有达到星巴克那样能够以自身丰富多样的产品选择、产品文化等特色来持续吸引消费者。

除了瑞幸咖啡本身所面临的亏损、盈利、业绩、模式及产品质疑,国内快咖啡市场的“降温”和作为主要竞争对手的星巴克的“提速”也同样给瑞幸的前景蒙上一层阴影。

根据媒体报道,与瑞幸咖啡完全对标的另一家互联网连锁咖啡品牌“连咖啡”在年初因盈利状况问题而选择在全国范围内关闭30%到40%的门店。连咖啡不同于瑞幸咖啡的是,它早在2017年底就开始实现盈利,其相比于瑞幸更“稳扎稳打”的打法也并未帮助其实现弯道超车;除了外卖咖啡市场“降温”,过去伴随着互联网咖啡概念一起火爆起来的无人咖啡行业也在面临着生存困境,整体互联网咖啡行业正从“风口期”降温至精细化运营期,这对于瑞幸咖啡来说也不是一个好消息。

全球咖啡巨头星巴克当然也没有只是“坐等”瑞幸咖啡来“颠覆”,它正在实施一个“2022年之前在中国扩张至六千家门店、进驻230个城市”的计划,在数量和规模有限的国内咖啡市场,行业巨头这样快速的扩张势必会充分挤压市场容量,以瑞幸为代表的互联网咖啡有多少的市场空间能去充分挖掘还面临着更大的考验。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