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和抉择

不管阿里和腾讯想要打造的娱乐帝国有多么宏伟,还是贴上文化载体的标签后更能站在制高点上,最后都是要建立在影视业绩的基础之上,一旦往后时日与去年情况类似,那么只凭宣发或者积累资源,是远不能支撑这些互联网巨头的野心。因而,通过与亚马逊的对比,更容易看出互联网影视公司目前潜藏的风险,而这些风险也关系到他们未来的战略抉择。

去年烂片频出的状况,再次将精品和量产的冲突展现出来,这也是互联网影视公司的关键选择。其实本质上电影的艺术性和互联网思维就有着难以调和的矛盾,前者理应需要时间和细节的精致打磨,而后者往往崇尚最快效率地解决现有问题,即使是目前的电影市场有些倾向于快餐文化,但归根结底只有经得起时间和舆论考验的影片,才更能促进国产电影的成熟,这是统一而必然的追求。

然而我国互联网公司往往更擅长的是短时间扩大用户群,于电影制作始终都是局外人,不仅直接参与其中会产生与制作人的思想冲突,而且追求效率的本性致使其更倾向走量产路线。不过如今亚马逊放弃这一选择,转走精品积累信誉的方式,才有了奥斯卡晚会上的风采尽出,而我国互联网影视公司遍地投资的结果,却是惨淡收场,这不能不算是一个教训。

另外,从阿里影业的全行业布局来看,妄图各方兼顾、谋求各项业务的利益最大化,即使是巨头也难以实现,毕竟电影市场无论是影片制作、宣发、影院和后期衍生品,都需要深耕细作。尤其是产业链上游,虽然是所有影视公司的最终追求,但起码需要行业内的业绩作为基础,才更容易进入。

而阿里影业和腾讯影业显然是不由分说地全面进军,这很大程度上致使资源分散,而且又因为缺乏相关领域的核心业务作为支撑,所以有可能是去年表现平平的原因之一。这就和乐视网的状况类似,在互联网电视和视频平台的业务尚未完全稳定的时候,贸然扩张,一环脱节全线崩溃。

再者,腾讯影业积累的IP资源本是进军影视的极大优势,然而对IP的过度压榨正在消耗其商业价值,尤其是IP产品成形后受到播放量和口碑的双重打击,却依然毫无顾忌地进行相关游戏、电影等方面的开拓,是盈是亏还是个问题。不得不说,腾讯影业也是时候在IP的良性运转和急速商业化之间,做出一个选择。

影视行业的商业价值确实难以估量,可互联网思维究竟能不能在该行业运行自如,还难有定论,起码现在全线扩张并没有带来市场的认可,这就说明互联网影视公司的发展方式可能还需要改进。

歪道道,科技媒体人,互联网分析师。谢绝未保留作者相关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转载。

 4/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下一页

文章TAG:公司  影视  娱乐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