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的变革,跟近些年内外部遭遇的挑战都有关系。

二季度京东财报发布后,京东股价便出现了不小的波动,这跟“电商新星”拼多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二季度拼多多财报公布后,拼多多股价应声上涨,市值一度超过京东,并且黄铮还宣布拼多多单季度GMV实际超过京东,提前两年完成既定目标。

而在此之前,拼多多早已经在活跃用户数方面将京东甩出“半里地”,拼多多年活跃用户数达4.82亿,而京东的年活跃用户基本维持在3.3亿左右,增长缓慢。

拼多多的突然崛起,让电商格局再度发生重大变化。在此之前中国电商里面阿里一骑绝尘,京东长期扮演“陪跑”的角色,两者的差距始终难以缩小,甚至有扩大的趋势。现在又遇上了来势凶猛的拼多多,夹在阿里与拼多多之间,京东的外部生存环境从未如此恶劣。

此外,有观点认为,京东本质上仍然是一个中心化、开放式的货架公司,是围绕采销做零售生意的公司。说白了,就是通过互联网渠道“卖货”的。

这种方式在今天已经难以持续,日渐看到天花板,持续放缓的增速即说明了这一点。京东要想成为像阿里、亚马逊那样体量的电商巨头,需要在零售之外探索更多可能,由此,京东的业务分拆也就不难理解了。

另一方面,当前处在大的技术变革前夜,5G智能、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相关技术井喷式的集中爆发,在此背景之下,所有相关的互联网公司都在转型为科技公司。

比如,在这个方面走在前列的阿里、腾讯等公司,纷纷通过聘请高科技人才、建立研究院、校企合作等方式,形成自己的行业技术壁垒。

今天的阿里云服务技术全球第三,中国市场云服务份额排第一,年增长保持双位数以上的增速,大数据、云计算等等技术被广泛在业务中应用。显然,阿里已经大踏步走在科技公司的康庄大道之上;撇开阿里不谈,市值相近的百度在人工智能方面也是一马当先,京东更难与之相比。

而反观京东内部,关于核心技术方面的动作和成果,迟迟听不见声响。显然,京东的技术已经在业界滞后了,所以技术变革迫在眉睫。并且原本小团队的技术运行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实际发展需要了,甚至严重阻碍系统的良性运作。

比如,2017年之前,京东内部技术部门缺乏统一调度。各个部门纷纷组建自己的技术部门,这些技术部门之间并行,随着业务越来越多,形成了组织冗杂、人员虚浮的局面,对企业发展影响极为不利。

此外,京东内部数据无法打通、无法共享,大数据的潜力很难挖掘。没有技术中台,每个业务板块开发一套系统需要一两年的时间,等搞出来已经错过最佳时机了。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京东  数据  营收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