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生鲜O2O没有不摇头的,无论是投资人,还是观察者,基本都觉得这生意没戏,趁早收场。
在郑州做生鲜O2O的姜晓宇见了至少十个投资人,绝大多数的态度是,我再等等!有一个很知名的投资机构对他说,我很看好你们这种生鲜O2O模式,但是我要等到日均两万单的时候再投,我投B轮。
老姜只能苦笑,我们菜篮网现在日均近两千单了,60%是预付卡消费,郑州生鲜NO.1,还不能证明我是一个优质项目吗?如果我能跟雷军聊十分钟,我相信雷军一定会投,他肯定能理解我这个O2O项目可以做到百亿级别。
雷军能不能理解,先不说,从我个人来看,这个模式应该是生鲜电商的2.0了,已经不能用纯粹的O2O,或者B2C来称呼了。
我跟姜晓宇聊了三个小时,总结了菜篮网有三大怪:
第一,做生鲜,不做高端的,只做普通菜;
第二,快递员每个人每天只配送60单,其余时间陪家庭客户聊天;
第三,门店主要不卖菜,用来做聚划算!
第一怪:为什么可以打破基本共识?
生鲜电商界有个基本共识,只能做高端,做进口,做有机,普通蔬菜基本没戏,为啥?毛利太低,竞争太激烈,电商怎么着也没办法跟家门口的菜市场拼啊。
所以,生鲜被认为是超市的最后一道屏障,是阿里丶京东这种电商无法染指的社区专属领地,尽管京东做生鲜的风声不断,从未见到让人眼前一亮的动作。
跟他们不同,菜篮网不做进口,不做高端,就做普通的水果蔬菜,跟小米一样,做大众化的产品,但是在品质上做到最好丶价格上做到最低。
去批发市场买菜,就采购最高品质的,无论是大葱还是西红柿,都是整个菜市场最贵的,保证品质,但是,相对于消费者,又要做到价格低,还送货上门。
为什么能做到价格低呢?
有两点:第一,低价是基于C2B预购模式;第二,低价是一种竞争策略。
一个大葱,在城里1.5元—4元一斤,但是,你知道田间地头的价格是多少?两毛多钱一斤。渠道环节多,更重要的是损耗严重。
其实,前几年生鲜火爆,主打概念也是要消灭说起来让人憎恶的批发渠道,但最终也没能成功。
因为没有做到C2B,中间的损耗太厉害,生鲜电商,只有C2B才可以拯救损耗。
有位看官说了,别的生鲜电商为什么做不到C2B呢?
类似本来生活丶沱沱工社丶顺丰优选这种中高端的生鲜电商,他们成于高端,也毁于高端。
文章TAG:O2O 生鲜 雷军 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