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汽车迎来“智能机”时代,我国能否诞生下一个特斯拉?

近几年国产品牌走向世界的代表性产物,少不了两个关键词:互联网和手机,前者让硅谷看到了新兴产业崛起的第二个中心,后者则孕育了除三星和苹果之外的智能机第三极。而未来可能还会涌现出另一个核心,就是人工智能。

其中国产手机的强势生长尤为深刻,仅仅五六年的时间,就已经彻底摆脱“山寨”标签,颠覆了全球手机市场的格局,而这背后的机缘都来自于智能机的潮流。

一场风口可以催动低廉劣质的国产山寨机产生根本性质变,从此改写国内手机产业的发展史,国产汽车目前的现状基本上和功能机时代的国产手机极其相似,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新的趋势显现,就足以破除自主品牌在全球汽车市场的弱势?

而这个时机似乎已经来临。

国产车的新机遇:新能源汽车已成为行业新风口

尽管基于国产汽车品牌销量大增、市场状况相对有利,国内涌现出一大批自主品牌的忠实拥趸或是爱国粉红,但不得不承认,国产车还是处在汽车行业内鄙视链的底端。一般来讲,同等级的车辆,进口车高于合资车、合资车高于自主品牌的认知,并未因现有市场情形的变化而彻底改观。

甚至更宏观一点来讲,国内汽车产业起步晚所造成的差距,远远不是几年的逆向研发和拿来主义就能填平的,这点可以简单地从供应链方面看到。

以最重要的三大件为例,目前自主品牌汽车使用的发动机技术主要由外企供应,其中日本三菱汽车是供应量最大的一家外企,使用三菱发动机的自主车企超过了自主品牌总数的90%。而变速箱和底盘也是相同情况,供应来源主要是日系、德系和美系企业,可以说汽车产业零部件的主要供应商都集中在这些国家。

这种现实情况直接印证了我国车企对国外核心零部件的依赖程度,以及背后脆弱的一面。就像今年广汽传祺受日本爱信影响而无奈减产,再次说明受制于供应商的国产品牌之痛。而且供应商在国内汽车产业中的作用还不止于此,据悉,在某些合资车或自主品牌中,从提供标准、产品再到验证,几乎都有供应商包揽,这就导致制造环节漏洞百出,汽车质量大打折扣。

供应商的强硬只是全球汽车行业的一个缩影,总的来说,从汽车设计、制造再到市场销售,国外企业已经收割了行业的大部分利润,局势已定、难以动摇。国内车企要想跨越这些巨头,或许只能寄希望于重启赛道,而新能源汽车可能是个机会。

 1/3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特斯拉  智能  智能机  汽车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