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说进程过半,写到奄奄一息的老师后,绝望无助的氛围酝酿到极致,破无可破。大刘笔锋突然360度急转弯,跳跃到另外一个维度的情节“在距地球五万光年的远方,在银河系的中心,一场延续了两万年的星际战争已接近尾声。”
那么宇宙间两个星际联邦的战斗,怎么又能写回地球上的这个小山村呢? 大刘做了一个设定:胜利的一方,也就是碳基联邦,为了防止失败的硅基联邦通过星际跳跃的方式反扑,决定炸出一个500光年范围的“隔离区”。
在这个设定中,大刘埋下了一个扣子:万一误伤无辜,炸掉了有文明发展的星球咋办?
很快,碳基联邦高层也想到了这个问题,于是乎用“随机考试”的方式,来筛选3C以上文明,如果某个区域有3C文明的存在,就换一个没有3C文明的地方再炸。
如何判定一个星球有没有3C文明?聪明的读者,你或许想到了,没错,就是看这个星球上的生物,是否知道一些基础的知识,其中包括牛顿三大力学定律。
接下来的情节你们应该想到了,地球上随机被“抓走”测试的生物,就是那些山村里的孩子们。他们用老师临终前传递给他们的知识,在最后关头,回答上了牛顿三大力学定律,通过了测试,避免了地球被毁灭,拯救了全世界。
5
如果是一般的小说,在如此瑰丽的想象力章节过后,主人公完美的拯救了世界,该结束了吧。
对于《乡村教师》来说,还没有结束!
刘慈欣和其他小说家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他的作品总能带给我们好几个层次的思考,这是其小说的一大特色。就像我们吃卷心菜一样,一层层剥开,总会有新的发现。
在地球免于被毁灭之后,碳基联邦高层有个对话,很是发人深思。
“这个行星上生命体记忆遗传的等级是多少?”
“他们没有记忆遗传,所有记忆都是后天取得的。”
“那么,他们的个体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方式是什么?”
“极其原始,也十分罕见。他们身体内有一种很薄的器官,这种器官在这个行星以氧氮为主的大气中振动时可产生声波,同时把要传输的信息调制到声波之中,接收方也用一种薄膜器官从声波中接收信息。”
“这种方式信息传输的速率是多大?”
“大约每秒1至10比特。”
“什么?!”旗舰上听到这话的所有人都大笑起来。
“在这种状态下,这个物种根本不可能在每代之间积累和传递知识,而这是文明进化所必需的!”
“他们有一种个体,有一定数量,分布于这个种群的各个角落,这类个体充当两代生命体之间知识传递的媒介。”
“听起来像神话。”
“不,”参议员说:“在银河文明的太古时代,确实有过这个概念,但即使在那时也极其罕见,除了我们这些星系文明进化史的专业研究者,很少有人知道。”
“你是说那种在两代生命体之间传递知识的个体?”
“他们叫教师。”
“教——师?”
“一个早已消失的太古文明词汇,很生僻,在一般的古词汇数据库中都查不到。”
读到从贫瘠的乡村切换到银河系大战的那一段时,我拍案叫绝。读到这段对话时,我已经深深的被震撼。无言以对,无言以评!
刘慈欣的小说《三体》,有一句经典的话“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我想,这段话放在《乡村教师》的结尾或许更合适。
6
吃到一颗够味的鸡蛋时,我总想探究生下这颗蛋的老母鸡。
当年读完《金庸全集》之后,我实地走访了金庸小说中提到的大部分地点,东西南北中,行程何止十万公里。
读完《乡村教师》、《中国太阳》、《流浪地球》等作品后,我忍不住来到刘慈欣小说核心创作地--阳泉娘子关。
山西属于经济落后省份,阳泉是山西下面经济落后的地级市,平定县是阳泉下属的一个小县,娘子关是平定县下面的一个小镇,常住人口只有一万多人。刘慈欣成名前很少离开这个小地方,他的很多精彩作品,就是在这个小镇里的一个电厂完成的。
我走过了娘子关的条条街巷和村落,也登临娘子关长城,远望电厂大大的烟囱。我不禁在想,这个地方有什么科幻素养?何以孕育出刘慈欣这样的大牛?
我还采访了一位熟识当地情况的人关于刘慈欣的话题,对方表示不知道刘慈欣是谁。
或许刘慈欣真的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和电厂无关,和烟囱无关,和娘子关无关。要不然的话,河北邢台能出几百个刘慈欣了,你们说是不?
PS:本文作者丁道师,关于本文所述观点,欢迎来信探讨,微信:dingdaoshi
文章TAG:教师 推荐 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