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服务根基不稳,OYO在中国越走越不顺?

百年树木的繁茂在于其蒂固与根深,根基得先扎稳,才能谈如何让枝叶茂盛。企业亦是如此,首先得在品牌与服务领域达标,再去谈规模的扩大,然而OYO酒店明显是背离了这点。

OYO酒店在华一味地扩张,显然很容易忽略品牌的影响力与线下运营服务体系的管理,根基不稳则很容易导致其在烧钱扩张之后只剩一地鸡毛。因为OYO酒店除了要承担内部日益增长的运营、研发、地推等成本,还要对外部客源的引流进行补贴,以及面对加盟酒店改造和后续运维费两方面的巨大开销。

最重要的是,在烧钱之后,若OYO模式能够普遍得到消费者的青睐,或者说其品牌、服务品质能够获得市场的认可,那么它在市场还能获取一定话语权。但,就怕烧了钱之后,品牌知名度非但没有打开,另外服务品质还遭到质疑,这对OYO来说是极其打击的。

不完全数据统计,此前OYO酒店在国内整合的单体酒店平均OTA评分约为3.9分(满分5分),客单价在50-150元。可见OYO整合的单体酒店总体质量并不算高,品质控制的难度也可想而知。

这与OYO本身的模式不无关系。OYO的供给来自单体酒店,但是单体酒店与传统连锁酒店的强控制、高标准化不一样,据了解OYO的模式只是对单体模式做最底层的改造以及赋能,改造之后的单体酒店仍旧存在差异化。因而如何协调好品牌发展和品质控制之间的联系,显得至关重要。

简单来说,接下来OYO酒店亟需进行更加精细化的运营,以及拓展更广的供应链渠道。然而摆在现实面前的,虽有机会,但挑战与威胁也未能避之。

OYO酒店还能在中国走多久?

在商言商,10亿美元的融资中6亿用来发展中国市场,足以见得OYO酒店对中国市场的倔强。只不过对比中国本土十多年发展的传统连锁酒店,以及美团携程等OTA们已经的成熟生态,对于刚进入中国未满两年的OYO来说,一切才刚刚开始。目前摆在OYO面前的有机遇有挑战有威胁。

OYO这种与单体酒店联盟的模式目前在中国是较为缺乏的,也是亟待开发的,所以OYO酒店的模式还是存在极大想象空间的。而如何才能将这种新型的模式快速得到市场与消费者的认可,与其自己探索,倒不如与互联网巨头达成战略合作,毕竟中国的互联网企业更了解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但OYO酒店进入中国的时间不算长,而本土品牌酒店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格局已经形成,即以如家、7天、汉庭等酒店品牌形成的中低端市场已经成熟,OYO想要在短时间内打破还是有点困难。所以,以线下酒店的经营之道来看,OYO酒店需要承受的来自竞争对手的压力也不算小。

更甚者,与OTA的矛盾始终是横亘在OYO面前的大山,尤其是美团携程这些本身就掌握着旅行流量分发入口的OTA们,对OYO的威胁更大了。

据悉美团携程已经在做与OYO相近的业务,与此同时,阿里、滴滴、京东等也都已经涉足酒店行业。随着巨头的加入,战线将越拉越长,留给OYO酒店发展的空间也将逐渐缩减。关键是在互联网巨头们流量、资金充沛的条件下,OYO想从这些巨头手中抢夺“上位”机会并不容易。

总结下来,OYO酒店进入中国市场的时机准、速度快,但还不够狠。况且在酒店行业格局一直存在变数的情况下,OYO酒店在OTA的渠道若始终打不开,再加上线下竞争格局难打破,OYO酒店在中国会走的越来越坎坷。

文/刘旷公众号,ID:liukuang110,本文首发旷创投网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TAG:加盟  中国  酒店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