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一下这场持续多年的纠纷,当年广药方面因为体制不够灵活,于是将“王老吉”这副烂牌交给了运营能力更强的民营企业加多宝。可后来这副烂牌在加多宝手中变成了好牌,“王老吉”变成了金字招牌,负资产变成了优质资产,广药就起心动念将租出去的商标收了回来,加多宝则只好边打官司边另起炉灶。

起初,加多宝确实还顺丰顺水,凭借运营“王老吉”积累下的运营能力以及凉茶市场快速发展的趋势,2012年加多宝的年销售额突破200亿元,而2013年在2012年的基础上增长了20%~30%。但好景不长,由于加多宝将大量的盈利用来和王老吉进行斗争,打价格战、争夺渠道商、长期打官司多重因素使得加多宝和王老吉最终两败俱伤。加多宝于2015年开始停滞,2016年更是出现倒退,销售额在2017年下滑至150亿元,王老吉虽在2015年以200亿实现反超但混得也不是很不好。

笔者认为,从多个行业的发展规律看来,两强竞争往往会阻碍行业发展,两强竞争会使得企业长期处于烧钱、亏损的非良性循环中。将过多的注意力放在对手身上忽视了用户的体验和感受,企业就会陷入一种本末倒置的经营状态。

就拿火药味最为猛烈的互联网科技行业来讲,传奇性的竞争故事数不胜数,但结局往往令人意想不到,滴滴与快的、携程与去哪、美团与大众点评,它们往往在短期内动用数以亿计的资金进行竞争,但很快就走到了一起。反观快消品行业的加多宝与王老吉为了商标和包装采取如此长期的博弈,最后影响了凉茶行业的大局,显然是不值得借鉴的。

互怼没有真赢家:赢撕逼丢市场不划算

除了正式战场上的价格战、渠道的争夺、打官司,在公关营销层面,加多宝和王老吉也一直没闲着,冤冤相报,没完没了。自从广药收回了王老吉的商标后,俩家的公关战就没有消停过。其中较为著名的发生在2013年3月,加多宝集团通过一封呼吁社会关注的声明,质疑广药方面对其提出的10亿索赔,并在结尾加了一句“请帮忙转发让两会代表看到。 ”这条微博获得了7万多转发。

从最初的效果来讲,加多宝打出的这张“悲情”牌的策略是没有问题的,加多宝在宣传中重点强化了自身民营企业与广药国企身份的悬殊,至少在当时,当公众事件发生时公众和舆论往往会支持较为弱势的一方,在部分人眼中,国企往往意味着垄断、享尽政策红利,民营企业往往代表着创新与自由的竞争态度。

可好景不长,商业公关战场上的局势往往是瞬息万变的,加多宝的“悲情营销”确实在最初显得非常机敏,使其在公关营销层面扳回了一局,但有个成语叫做“过犹不及”,加多宝利用“悲情营销”尝到甜头之后继续重复并加强音量,让人感觉它就是将法律抛到一边而跟广大民众诉苦,这就像一个没有工作能力的人,整天哭穷高喊社会不平等一样,长此以往公众也开始厌烦。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竞争  加多宝  用户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