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手机,其很大一部分成本来源于研发费用,华为Mate30系列手机的研发费用大约为20亿人民币,如果该手机最终的市场销量为10万台,那每台手机分摊的研发成本就有2万元,对应着3999的售价,怎么卖都得赔钱。

而如果该手机市场销量达到100万台,那每台手机的研发成本就降到2000元,考虑到手机更大的成本来源于各种原料成本、制造成本、渠道成本等,还是很难赚到钱。

但是当该手机市场销量达到1000万台的时候,每台手机的研发成本就下降到200元,也就可以产生可观的利润了。目前,华为Mate20系列销量已达1600万台,最终破2000万台基本没有悬念,以此来推断未来每台华为Mate30系列手机的研发成本可以控制在100元内,这就是典型的规模经济

这样也就不难理解为小型手机厂商的艰难和结局了,小而美在手机产业领域是不存在的,因为研发成本太高。

图书也是一样,在前期付出了大量的策划、签约、编辑校对成本后,只要销量能够起来,就可以实现规模效益

4.经营周期

而滞销书不一样,由于滞销书销售周期比较长,就意味着一本滞销书所包含的资金成本和展示、仓储成本要更高。一本滞销书占用货架的时间更长,所以库存成本更高,而且所占用的资金周期也更长,所以财务成本也更高。

同样一本进价为20元的图书,假设畅销书每天卖出一次,每次打折后有10%的毛利(2元),那么同样20元的成本通过畅销书一个月频繁的周转就可以产出60元的毛利润;

我们假设滞销书一个月才能销售一次,那么滞销书要想达到和畅销书一样的投资回报率,就需要将售价上涨300%。

5.供需关系

当然,以上并不是滞销书可以加价销售的主要理由,最终影响市场价格的还是供需关系,也就是市场这支“看不见的手”。

经济学家的供求模型,本质上讲的是无形的市场力量决定着某种商品的产量多少,售价几何。

滞销书因为销售难度大,无法快速产生经济效益,所以没有出版商愿意再版加印。因此,市面上就只剩下少量的滞销书可供销售,随着市面上可用于出售的滞销书越来越少,该书在市场上的供需关系逐渐开始发生变化,当供小于求时,原来滞销的图书由于市场存量有限,反而成了抢手货。

畅销书在哪都能买到,而滞销的冷门书却很难碰到,需要某种滞销的冷门书的购买者会形成潜在的竞争关系,在商品稀缺效应的作用下“滞销书”的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既然“滞销书”价格水涨船高,为什么出版商不趁机加印一批呢?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滞销  打折  活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