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就是京东数科发布的“北斗七星”,一方面用信贷平台、量化营销、智能身份识别、智能信贷系统、大数据风控、ABS资产云工厂、风险运营一站式服务解决从零启动的问题(鱼饵),另一方面持续增强获客与活客能力(钓鱼能力)。

由此,京东既“出租”了自己的能力,也像“卖地”一样让客户自由发展。

抢占场景,除了时间、空间、功能还有技术

无论是卖地、出租还是当渔夫,金融科技都离不开母平台的支持,不同金融科技抢占场景的方式与各自母平台的“习性”密切相关。

京东金融之所以改称“京东数科”,根本原因还是在金融科技行业语境下,走“数字科技”抢占场景的路线是其最恰当的机会所在。

1、腾讯系金融:占领“时间”

腾讯系金融,包括微信支付、微粒贷、财付通等产品抢占场景进行对外输出的资本,不用说肯定来自于腾讯的社交:靠社交对时间的占有形成无缝粘合,比如微信支付的零钱(红包),高频、全时段、小额占领全天候各个时间段的场景。

7月,腾讯与江苏银行合作探索所谓“社交+金融”合作模式,也体现的是用社交抢占场景的“时间”思维。

2、蚂蚁金服:占领“空间”

马云说阿里要做商业地产,这体现到无论内部产品还是外部产品都与具体的消费场景对接,是对空间的占领,例如单车、快递、健身、医疗、机票、火车票……

蚂蚁金服的梦想,是希望占据各个空间场景,让线下各个角落都承接起金融服务,这符合电商语言下的金融科技服务路线图。从实际业务来看,蚂蚁金服不单向金融机构输出,也向大量商户输出金融科技规则。

3、度小满:占领“搜索”功能

百度金融之所以喜欢“卖地”,还在百度的搜索服务本质就是一个由关键词进行场景分配的业务,把用户送过去后,责任就结束了。

度小满的有钱花、百度钱包、度小满理财等产品,或多或少还存在有当年李彦宏“点赞”O2O要把搜索框变服务框的痕迹,多数场景来源与搜索这个常用功能密切相关。云帆平台的“成品出售”也承袭了分发的基因。

4、京东数科:占领“数字科技”

京东金融虽然来自京东系,但其出身定位与电商的关联并不太大,相对于其他平台总是从社交、电商、搜索等场景引申出金融科技平台,京东金融一开始就强调自己“通过B2B2C的方式为金融机构提供企业级服务”,也即在时间、空间、功能这些东西之外抽象出数字科技占领场景。

让金融回归金融,让科技回归科技,京东金融多次强调自己不以扩张资产负债表为盈利模式,而要专注于场景、获客、运营、风控、交易和系统服务等,赚“技术服务”的钱。

这一切发生在监管风暴之前,说明京东金融并非被动转向,让每个金融场景中需要技术支撑的地方都用上京东金融的“数字科技”是京东金融早就布下的局。

也因此,改名“京东数科”早就在意料之中,它是京东金融一直以来用“数字科技”占领场景的必然结果。各种场景占领的方式谈不上谁优谁劣,但至少,对“京东数科”的改名不应该过度解读,它只是一件自然而然、早晚要发生的事。

[完]

曾响铃

1钛媒体、品途商业评论等2016年度十大作者;

2虎啸奖评委;

3作家:[移动互联网+ 新常态下的商业机会]等畅销书作者;

4《商界》《商界评论》《销售与市场》等近十家杂志撰稿人;

5钛媒体、界面、虎嗅等近80家专栏作者;

6“脑艺人”(脑力手艺人)概念提出者,现演变为“自媒体”,成为一个行业;

7现为“今日头条问答签约作者”、多家科技智能公司传播顾问。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TAG:金融  京东金融  京东  开放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