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用了273天就快速完成四轮融资,爱屋吉屋创造了中国房市的奇迹,当时的估值就超过了10亿美元,加入了“独角兽”俱乐部,并且是成长最快的那个。爱屋吉屋所秉承的互联网模式的独特绝不仅仅是体现于“去门店”这种表面化的特点,而是自身内部所存在的‘互联网DNA’——充分进行线上+线下双向传播运营,完全不同于传统中介的运营模式。”
以上是2015年7月的新闻,是的,那是爱屋吉屋曾经的巅峰与辉煌。如今时光车轮已经滚向2018年,光芒已经不再,一代枭雄的落幕也很是无奈。
爱屋吉屋2014年3月成立,经历了从创立到2015年的巅峰时期,2016年开始,爱屋吉屋在房地产市场的份额便开始下降。四年过去,爱屋吉屋的市场排名已经从前三跌到了十名开外。
这让爱屋吉屋的联合创始人邓薇倍感心酸:“钱烧了,份额也拿到了,怎么就守不住了呢?”大意失荆州,因此邓薇希望外界忘了爱屋吉屋,以及它曾经创造的记录和夸下的海口。爱屋吉屋将钱投进去了,可市占却守不住,主要还是因为以下四个重担压着难喘气。
重担一:巨额广告费致使压力大
据了解爱屋吉屋在2015年11月就完成了高达3.5亿美元的融资。为了获取客源,有了资金之后的爱屋吉屋便开始筹备广告的投放。于是便邀请了喜剧演员蔡明来为其代言,很快爱屋吉屋的房产广告大面积出现在电视、广播、地铁、楼宇间。
人民网曾报道,在房源获取上,爱屋吉屋通过广告带来的业主主动委托大约占了50%,30%来自爱屋吉屋经纪人开发,其他渠道占了20%。可以看到,广告是爱屋吉屋房源的主要来源之一。不得不说,铺天盖地的广告确实在2015年的一段时间内为爱屋吉屋打开了市场,爱屋吉屋从广告带来的成交中也尝到了些许甜头。
但值得注意的是,广告霸屏的背后面临的是巨额的广告成本,其中除了要支付给蔡明的代言费外,还要向电视、广播、地铁等广告平台支付入驻费。且随着投放量的增多,动辄数十万以上的广告费用也不断地在上涨。
因此广告量的大肆投放意味着爱屋吉屋承受的资金压力也在不断加大,于是为了减重,爱屋吉屋不得不减少对广告的投放。可当时的2016年正处于房地产市场的火爆时期,我爱我家、麦田、链家等中介公司都在收割市场,而我爱我家却在减少广告量。
简言就是,广告量少了,客户量也随之少了,成交量减少也是意料之中。不出所料,数据统计,2016年爱屋吉屋在京沪两地的总成交量只有11978套,对比2015年的成交量同比下滑了近50%。且据云房数据研究中心统计,爱屋吉屋的排名从2015年的第三位滑落至2016年的第八位。
文章TAG:门店 烧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