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国际社会对于基因编辑问题早已有所规定,为了防止霍金所说的“超人”真的出现,人类基因编辑委员会提出了10条严苛的标准,规范对人的基因编辑:缺乏其他可行治疗办法;仅限于预防某种严重疾病;仅限于编辑已经被证实会致病或强烈影响疾病的基因;仅限于编辑该基因为人口中普遍存在,而且与平常健康相关、无副作用的状态;具有可信的风险与可能的健康好处的临床前和临床数据;在临床试验期间对受试者具有持续的严格的监管;具有全面的、尊重个人自主性的长期多代的随访计划;和病人隐私相符合的最大程度透明度;在公众的广泛参与和建议下,持续和反复核查其健康与社会效益以及风险;可靠的监管机制来防范其治疗重大疾病外的滥用。

但显然霍金仍是认为这种技术在未来或将跑偏,正如他在书中写到“法律可能会禁止对人类做基因改造,但是一些人可能抵挡不住改善记忆、抗病力、寿命等人类特征的诱惑。”

除了看起来还“不太靠谱”的基因编辑技术外,如何攻克或抑制与癌症、艾滋一起被视为世界五大绝症之一“渐冻症”,也一直是全球各类科研医疗机构研究课题,近年来确有一些研究成果使“渐冻症”患者们不期而然。

“荧光探针”技术让“渐冻人”早发现早治疗

渐冻症治疗的难点之一是因为它难以确诊,渐冻人的病症表现,很容易和其他疾病混淆,一般确定病患是否为“渐冻人”可能需要花1-3年时间,这时病情都发展到了中晚期。

2015年,中国河南省神经疾病研究所副所长田丰丰及他的团队开发出了一种发现并治疗“渐冻人”的新技术,即“ALS疾病的超早期诊断以及组织再生治疗的应用”。他们使用荧光探针标记细胞内的分子,并进行追踪,当细胞分子发生病变时,荧光标记将会随之做出反应,使得研究人员可以通过电子显微镜轻易查看出细胞分子的变化,并且快速确认细胞分子将会产生的病变。

荧光探针除了标记并发现细胞病变,同时还可以携带药物,如此一来使得在“渐冻人”发病的超早期就可以发现病情并进行治疗。

“荧光探针”属于发现诊断,“组织再生治疗”则是他们治疗“渐冻人”的武器,其技术学名为“3维立体组织移植技术”,相比传统的干细胞移植,“3维立体组织移植技术”通过移植组织细胞的生存环境,大大提高了干细胞的存活率,目前这项技术已经通过了动物实验阶段,通过审批后将进入临床实验阶段,距离在病体上进行实际治疗也越来越近。

针对“渐冻人”,传统的治疗方式,仅是通过医学技术及药物来为患者“延续”生命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距离  风险  能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