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眼不止是一个卖票和看票房数据的平台,它除了第一大板块票务以外,第二大板块是卖品和广告等院线非票业务,第三板块是电影投资和发行。
2014年开始,卖票的猫眼打起了发行的主意,从发行到投资,更深度的参与到电影产业的运营环节。这种既做运动员又做裁判的举动,拓宽了猫眼的戏路,但无疑也增加了成本和不可预知的风险。
品途网的一篇文章显示:猫眼2017年参与发行的影片数量与2016年相比有所下降,仅有16部,总票房成绩为46亿,出现了倒退。
2018年电影票房继续低位增长,投资和发行的风险进一步加剧,超过80%的电影出现了亏损。这种情况之下(虽然上文46亿的说法不见得靠谱,但发行遇阻是不争事实),还是建议猫眼好好“卖水不要挖矿”,从平台层面进行升级,而非发行业务层面。
第四:营收大增亏损减少 猫眼或成为数不多的增长股
2018年包括小米、中国铁塔、映客、齐家网等在内的几十家科技公司,密集的赴港上市。从目前情况来看,大部分企业表现欠佳,甚至像小米、铁塔这种大型明星科技股,遭遇了破发的窘况,至今没有回血。
猫眼招股书显示2015年、2016年、2017年营收分别为5.96亿元、13.77亿元、25.48亿元。同时,净亏损额分别为12.98亿元、5.08亿元及761万元。可以看出,随着营收的大幅度增长,亏损额却大幅度收窄,这在明星中概股中是非常罕见的良好走势。
如此亮眼的数据表现,不管从哪个层面来看,都堪称优秀,和同年上市的其他中概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预计,猫眼上市后也将因此得到资本市场看好,走出亮眼曲线,并且成为今年为数不多实现增长的科技股。
第五:猫眼的天花板来了?
我注意到网上有很多评论,大概意思是猫眼发展已经遭遇天花板,未来增长将陷入瓶颈。这种论述的依据是:去年全国电影在线票务市场收入规模约336.4亿元人民币,占整体票房73.6%,线上化率已触及天花板,向上发展空间不大。
这种观点看起来很有道理,其实站不住脚。
一方面73.6%的线上率远远没有到头,还有20%多个点可以发展(你看,2018年又增长到了80%以上的线上率),未来三年我预计线上率会增长到90%--95%。
另外一方面,即便线上率到了天花板,但行业本身在高速发展,今年上半年中国电影票房为320.31亿元,同比增长17.82%。对于猫眼这种企业来说,哪怕只保持行业平均的发展速度,也能实现17.82%的增长幅度,更何况猫眼的发展是远快于行业平均速度的,怎么可能已经遇到天花板?
PS:本文作者丁道师,关于本文所述观点,欢迎来信探讨,微信:dingdaoshi
文章TAG:市场 市场份额 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