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行业走向“双碳目标”,“标本双治”是关键

文|智能相对论

作者|佘凯文

一边是全球零碳排的时代浪潮;另一边则是席卷全球的能源危机。

日前,美国又在呼吁日韩俄等多个国家释放石油储存,来解决能源危机,毕竟过去的一年半以来,石油价格的大幅上涨使得美国通胀不断加剧,有人说这是美国自己货币政策的反噬,也有人说这是全球减排的必然结果。

有关减排问题再一次被推上风口,要不要排、怎么排?正在被一遍又一遍的反复讨论。毋庸置疑的是,碳排放肯定是要做的,只是怎么做对于不少国家和企业而言都是个不小的考验。

能源行业减排“加速跑”

去年9月,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向全球表明了中国对于“绿色低碳转型”的决心,提出了两个碳排放目标,一是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二是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也就是现在提到的“双碳”目标。

然而,要用不到10年时间实现碳达峰,用30年左右时间实现碳中和,对于如今的中国而言其实任务艰巨。

为什么有人说能源危机源自于减排?因为碳排放问题的根源便是化石能源大量开发和使用,比如今年欧洲所遭遇的电力危机,问题出在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不稳定性上,且并不一定与需求相匹配,今年欧洲风量出现巨大下降,但煤炭和天然气供应又出现了问题,这才导致欧洲电荒的出现。

不可否认的是,这类事件将是减排过程中的必然事件,毕竟解决碳排放问题的根本之法就是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加快推进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彻底摆脱化石能源依赖,即便短期内会出现能源供给问题,当然最主要问题是短期内无法彻底实现能源发展方式转变,治不了“本”,“标”也是要治的。

如何“治标”?就是加强能源上下游产业链的低碳技术研发应用,为其它等领域提供基于绿色能源的低碳技术和全套能源解决方案。

在此背景下,国内的大量能源企业都已展开行动,例如国家电投率先提出2023年碳达峰目标、国家能源集团正研究制定2025年碳达峰行动方案,包括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华能、大唐、华电和三峡集团等央企也都各自拟定了相关清洁能源发展目标。

其中一个无法绕过的环节就是“数字化”。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数字化技术,帮助企业摸清能耗和碳排情况,再制定减排或减碳路线图已经是行业大方向。

此前,埃森哲发布《中国能源企业低碳转型白皮书》,指出数字化将成为低碳转型的重要推动力,而一场由“能源+数字化”引领的革命正在走向深度融合。

 1/3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