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质量的提升意味着消遣性减弱,用户更忠诚。对广告主来说,百度信息流有更具备价值的用户群体,这个群体也更加稳定,反复“调试”广告有效性的空间更大。

“人找广告”有先天优势

常规的信息流广告投放流程,都是基于“兴趣”的广告找人,从综合指征中分析出用户的需求,对其投放所谓的“精准”广告。

例如,信息流产品通过算法分析出某用户是跆拳道爱好者,从广告主资源库中筛选,向其推荐了健身房平台,或者线下培训机构,等着CTR数据再行调整投放策略。

这本没有错,但一方面本就身处信息茧房的用户很容易滋生对类同广告的厌烦,另一方面,对广告主而言,这也是一种“广告茧房”:在庞大的信息流用户群体中,未必只有这些表现出对跆拳道爱好的用户才是其服务的潜在用户。

由此,在信息流广告投放界,逐渐滋生了一种新的思潮:“人找广告”,利用人群的“需求”来实现关联广告的投放。

这方面,百度做搜索引擎积累的大量数据优势发挥了出来,由于主动搜索,百度对用户的刻画更能体现用户的生活角色,例如,一个中年妈妈在信息流上只会体现为对美容、美食的偏好,而在搜索引擎上会时常关注中小学教育,关注家庭保险,关注职业生涯。

向这样一个群体投放跆拳道的广告,很容易关联其尚在学途的子女,这样的妈妈或许(概率不小)正有让小孩参加类似培训班的需求,某种程度上在“主动寻找”这种广告。

如果只是单纯的信息流产品,广告投放很难覆盖到这样的群体。

百度把广告也做成了生态

强调生态的百度,还把生态做到了信息流广告上。

通常,信息流合作的广告主一般都是终端的品牌,它们已经直接对面消费者,这给那些有多产品需要表达的广告主带来了一定的尴尬:是一个个产品/服务投放,还是直接给自己的平台打广告?

2017年,百度信息流推出了闪投DPA的广告投放方式,通过KT(关键词定向)、RT(到访定向)两种定向算法,再通过百度用户大数据,将各大企业的所要推广的商品信息使用千人千面的广告动态形式展现在百度信息流广告中。

说白了,一个拥有众多产品/服务需要投放的广告主,原来需要分别投放,现在通过百度信息流的投放机制设计,可以自动化完成不同内容的呈现。

这对平台类的广告主友好,例如电商、旅游、房产、汽车等有多商品营销需求的领域。

对百度信息流而言,DPA式广告投放模式创新,产生了某种“平台叠平台”现象,百度信息流在尝试构建了一个广告生态,而不是仅仅与最终商家交流。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需求  广告  信息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