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类困惑,中国的品牌企业通常的解决之道是在官方网站和淘宝旗舰店投放不同的商品,对两家网站进行不同的定位,例如爱慕内衣就将新品和单价较贵的商品呈现在官方网站,淘宝店则销售打折商品。而优衣库的官网和淘宝店的商品都是一样的,尽管两家网店的陈列不同,但所有商品都由同一个数据库自动生成。
据知情人透露,在未来的几个月之内,优衣库将开始有选择地采用淘宝的促销工具,有意识回避用秒杀、全场免运费、1折促销和1元起拍等这些吸引眼球却对利润牺牲较大的促销手段。
相比于张勇对于淘宝的充分自信,京东商城总裁刘强东对于如何吸引品牌企业进驻却有不同的回答。“我们做过测算,如果每个企业都自建电子商务的物流系统、配送系统和货到付款等体系,大约需要投入销售额的15%~18%,而京东商城现在能将这3大系统的后台运营成本降到10%以下,省下来的钱将让利消费者和企业,这对品牌企业来说是具有吸引力的。”
“大淘宝战略的实际目的是打压B2C平台。”一位B2C平台的创始人说。尽管显得偏激,但是这也意味着淘宝已经意识到独立B2C平台正在成为淘宝的外部威胁。淘宝排名前几位的消费品类,比如服装、化妆品、消费电子、母婴用品、珠宝首饰,都有对应的独立B2C平台——VANCL、红孩子、京东商城、钻石小鸟、珂兰钻石网等,它们由于具备品牌背书,即拥有平台信誉,因此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将分走淘宝的消费人群,而且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平台由于没有竞价机制,产品品牌更为突出,因此培育了消费者品牌消费习惯,客单价都比淘宝同类商品要高。
VANCL总裁陈年认为, 尽管VANCL在淘宝上开设了旗舰店,淘宝的流量对VANCL来说非常诱人,但是VANCL不会和淘宝进行底层数据的互连互通,因为VANCL已经培育了自己成熟的用户群体。
实际上,垂直类B2C网站的发展,和传统零售业的演变有着类似的轨迹。百货商场一直是多品类商品的渠道,但是有一些垂直的商品品类,在完成资源和供应链整合之后,便开始了向外的迁移。最为典型的莫过于家电行业,国美、苏宁、宏图三胞成了垂直类的专业3C家电销售渠道,还有屈臣氏成为女性美体健康的专业渠道。
在互联网上,这样的迁移正在成为趋势。作为电子商务的孵化器,淘宝这些年孵化了社会在线购物的大环境,也培育了消费者的在线购物行为习惯,同时一些垂直的品类也在在线购物环境里孵化成熟,最终在业态上形成和淘宝分庭抗礼的力量。
而这些B2C平台的发展相比于传统的垂直品类专业渠道,有着更大的杀伤力。“线上垂直B2C平台的演变,我觉得将经历先聚拢后逆反的过程。”刘强东说,聚拢是指B2C平台在垂直品类完成的资源整合和供应链整合,而逆反,则指的是整合完毕的B2C平台借助平台优势和大量的消费者数据进行横向扩张,即向着多个品类发展。目前京东商城已经从3C扩展为销售百货,红孩子也从母婴扩展到化妆品、保健品和3C 数码,VANCL从销售男装扩展到女装、童装、家居和鞋,这些实践无一不验证着这个趋势。
文章TAG:行业分析 电商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