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充电宝,已“电力不足”?

共享充电宝,已“电力不足”?

图片锦鲤财经经受访者授权发布

共享充电宝,已“电力不足”?

属于共享充电宝的时代去哪了?

冲刺IPO显然不是共享充电宝崛起的节点,眼看5G的加速氛围正浓,充电业务一片叫好,但殊不知行业内一丝寒意已经上头。

公众的电量焦虑还在持续增长吗?答案自然是肯定的。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到2019年,移动互联网端用户的人均月度使用时长从73.8小时增长至的87.3小时,但与之相反的是,手机的续航能力却没有明显的提升。

有数据统计过,对当前市面上的52款热门机型进行测评,普遍在5个小时的重度使用后平均电量仅为33%。表面来看,共享充电宝触达用户的频率应是不可小觑的,但真实情况却未必如此。

与其他行业不同,共享类项目自进入我们视线的那一刻起便没有什么技术门槛可言,充电宝也不例外。技术从来都能重塑一个行业,不仅表现在能促使其市场前景与结构发生改变,也能从根本上挽救一家公司。至少从现有存活下来的共享充电宝品牌来看,怪兽充电牵手紫米科技,小电与飞毛腿、比亚迪都有合作。

但合作毕竟只是合作,共享充电宝技术的落后,直观表现在专利技术的缺失上,艾瑞数据有一组资料显示,2019年有关共享充电宝的纠纷案件的裁判文书共有40份,涉及专利技术的纠纷却寥寥无几。

曾几何时,共享充电宝赛道已经与主流充电赛道拉开了一段难以弥补的距离,这其中快充技术首当其冲,成为共享充电宝未来前路上最大的阻碍之一。

2020年7月份,OPPO和VIVO相继发布了自己的125W和120W超级快充技术,这从某种角度开启手机充电新效率的征程,超100瓦逐渐成了充电时代的标配。如果快充打破了时间膈膜,一定会在某种程度上挤压共享充电宝的生存空间。

有意思的是,除了安卓手机,电池性能被多番吐槽的苹果也在大幅度提升充电效率。曾有调查显示,使用共享充电宝的安卓用户与苹果用户比例约是1比4,甚至一度将苹果用户群体与整个行业规模相挂钩,但从iPhone12 Pro上市伊始,苹果也开始将快充作为关键卖点。

2018年,武汉便投放了一批集多种功能于一身的智慧路灯,2020年11月汉口江汉路步行街出现了60多个可充电路灯,一台安卓手机20分钟即可充到70%至80%。这些充电技术的出现本意显然不是为了争夺共享充电宝的市场份额,但在充电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共享充电宝未来的日子明显不会好过。

属于共享充电宝的时代并不是没有到来,而是早已逝去。

锦鲤财经,深度有趣好运气,本文为原创文章,谢绝未保留作者相关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转载。


文章TAG:充电宝  共享经济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