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经济大局持续面临不确定因素的当下,阿里巴巴发布了一份超越预期的财报。

在阿里巴巴这份2019财年第二季度财报中,显示本季度收入851.48亿元,同比增长54%;其中核心电商收入724.75亿元,同比增长56%。

对于这样逆天的财务表现,我们当然要给予足够的掌声。事实上也的确如此,过往阿里巴巴乃至其他互联网企业创纪录财报发表之后,我总是撰文分析财报对阿里以及对行业带来的各种利好。

BAT+京东苏宁等超速发展 对经济大局不完全是好事

但最近,反复的看了各大互联网巨头的财报之后,我隐隐约约有一种不安,这种不安让我感受到BAT乃至京东苏宁等在2018年超速发展,对经济大局来说并不是好事,或者并不完全是好事。

我们先来看两组数据:

2018年第二季度京东净收入为1223亿元人民币(约185亿美元),同比增长31.2%;2018年1-9月苏宁易购营业收入为1729.70亿元,同比增长31.15%;2018年3季度百度营收282亿元人民币(约合41.1亿美元),同比增长27%。;2018年2季度,腾讯总收入为人民币736.7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0%。

2018年第3季度我国GDP增6.5%,前三季度增6.7%; 2018年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97316亿元,同比增长6.0%; 2018年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005亿元,同比名义增长9.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4%;10月份,制造业PMI为50.2%,非制造业PMI为53.9%。

对比这两组数据,大家发现问题没?

还没有发现,那我用最通俗的语言告诉你:BATJ等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在经济严峻的当下,仍然取得了动辄30--50%的季度营收增长。与此同时对比中国各项经济指标不足10%的增长,反过来证明了BAT之外的千百万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他们的平均增长幅度是达不到经济增长平均值的,甚至不少企业出现了负增长。

当然,我无法证明BAT们的快速发展来自于对其他经济体的剥削或者吸血,因为至少表面上BAT们和整个产业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关系。但无论如何,从数据的对比来看,此消彼长是确定无疑的,中国企业界之间的贫富差距变得越来越明显。

BAT+京东苏宁乃至TMD、网易、搜狐、携程等一线的中国互联网企业,不可否认最近十几年来创造了太多的新价值,但大多数的时候依然起到的是信息或者商品的转移作用,贩卖流量的本质没变(当然我从不否定BAT对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以及经济结构的优化,以及更可持续绿色发展的贡献)。

你看,伴随着中国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中国经济这几年并没有相应的高速发展(这里再次声明:我从未否认中国互联网经济和企业的价值,只是我们应该在繁荣背后思考另外一面)。进入2018年3季度以来,GDP的增长更是跌到近年新低的6.5%的增幅,而我们最有代表性的几大巨头尤其是阿里巴巴,居然出现了54%的季度增幅,这合理吗?

 1/2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经济  苏宁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