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一个网站成败命运的,不是视觉设计,而是设计的可用性和有效性。访问网页的用户们握着鼠标,决定一切,“以用户为中心”已然是成功网站的标准设计方向。总之,用户不用的功能,就不该存在。
我们并不打算重复探讨操作细节(比如:“搜索工具栏”应当怎么放置),相反,我们的目光将集中在网站有效设计的核心原则、启发式方法和入门上。这些如果能够使用得当,可以催产出更丰富的设计作品,且使呈现的信息更容易被获取。
为了能够合理利用这些原则,我们首先需要理解用户是怎样与网页交互活动的,是怎么思考的,行为的基本模式又是怎样的。
用户们是怎么思考的?
通俗地讲,用户在互联网上的行为习惯与日常商店中的顾客们并无二样。来访者们扫视每个新页面,浏览其中的一些文本,点击他们最感兴趣的链接,或者隐约觉得能带他们找到他们想要内容的链接。事实上,页面的绝大部分,他们根本不看。
许多用户找寻感兴趣(或者他们觉得有用)且可以点击的信息,只要一些看起来符合期望的目标出现,用户就会去点击。如果新页面没有满足用户的期望,用户将点击“后退”,继续搜索。
- 用户看重质量和信誉。如果一个网站向用户提供了高质量的内容,用户就演绎忍受广告和糟糕的设计。这就是为何有些网站设计平平,但提供了高质量内容,就年复一年拥有着骄人的流量。内容重于形式。
- 用户不是阅读,而是浏览。用户分析一个网页的时候,寻找一些重要的节点或者锚点,目的是希望这些链接能够指引他们到期望的内容。
- 用户不是阅读,而是扫视浏览。主要“高亮”区域在页面内容的中间断开了。这是典型的扫视浏览模式。
- 互联网用户是无耐心且必须立即被满足的。非常简单的原则:如果一个网站没有达到用户的期望,设计师的工作就失败了,公司也会有经济损失。认知负荷越高、导航越不直观,用户越倾向于离开这个网站,寻找它的替代品。
- 用户不做最优的抉择。用户不会寻找最便捷的方法找到他们需要的信息。他们也不是线性浏览一个网页,按顺序从一个站点跳转到另一个站点。相反,用户是很容易满足的,他们通常选择第一个让他们满意的选项。只要他们找到一个他们觉得能指向期望目标的链接,他们通常会立即点击。最优的抉择是有难度的,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满意即可非常高效。[视频]
文章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