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调查,今年上半年(2016)电商平台的融资情况(公开数据),投资市场上较活跃几家投资机构,他们投资电商平台的数量竟然是位列第一的。在资本寒冬、电商骗局论、O2O到处是坑言论风靡时,为什么资本还会青睐于“电商”?
希望本文能让大家从理性的角度看待电商。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以淘宝、京东为代表的大平台已经占了用户流量的80%,剩下的20%我们怎么玩?我认为可以发力的点就是差异化,就是做淘宝、京东做不好的地方,他们做不好的地方,就是我们的机会。像下面的四个突围方向,就正对应着大平台的四个软肋:
第一个是供应链。淘宝不拿货,我们做一个平台,能拿货,保证正品低价,我们就有机会。例如早期的京东、唯品会、酒仙网。
第二个是服务。今天的平台大多在做交易型的服务,而罕有交往型的服务。我们要更多地向O2O和线上的社交型方向突围,如万达、河狸家和58到家这种服务型或生产服务型的。
第三个是区域。大平台到了三四线城市甚至是农村,总有一些鞭长莫及的地方。举例来说,早期的淘常州聚焦于三四级城市,浙江的赶街网最早做的是农村电商,这里面就有相应的机会,也有时间窗口。从去年开始,淘宝京东已经对农村电商做了新的关键部署,这里的时间窗口可能只有一到两年。
一、B2B模式的传统与创新
总体上看,目前大的平台更多擅长于零售,而弱于批发,弱于企业间的交易。这就蕴藏着巨大的机会,像五星控股、云农场、衣联网等等,都是在产业B2B和各自的垂直领域里,创新、创造相应的B2B模式。
B2B中有一个非常典型的模式,那就是2012年易观定义的F2R模式(Factory to Retailer),即从工厂直接供货给零售商。中国无论是工业品还是消费品,上游的渠道环节冗长,效率低下,利润总体虚高。所以如果我们用互联网搭建一个平台,渠道扁平化是核心。去掉中间环节,把厂商的货直接给到最终的零售商,这是F2R的关键。
举个例子,我们预测一下三五年后,有多少消费品还是在网上零售的呢?比例大概可以占到30%,所以剩下的70%还是在线下零售。也就是说F2R无论从规模的角度,还是从机会的角度,有可能是被我们忽略的,是存在很大发展机会的。
文章TAG:流量 淘宝 京东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