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部分人来说,跨越地域的变化,技能的重新输入,学习环境的适应,都是需要时间的。而对有些人来说,这种适应甚至无法靠自己实现。所以,除了评估考生高考后的心理,AI还能够承担起帮助学生适应的角色,解决两类问题,一类是理性地为学生和家长做情景分析,一类是找到突破口来监控和预防可能发生的情况。

1. 道理我都懂,不如来点实际的。

长达三个多月的等待时间里,其实最令考生和家长煎熬的就是填报志愿了。在分数揭晓后,与其费劲心思的安抚那些没有考到理想分数的学生,不如给点有用的建议。

高考填报志愿其实更像是一场博弈,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由于绝大多数家长和考生都不具备数据分析的专门知识,就很容易做出错误的决策,这就增加了高考志愿填报的不确定性。

考生即使知道了自己的分数、排位和控制线,也不等于能够百分百的被自己填报的学校和专业所录取,如果不选择调剂,考生还可能存在落榜风险。

在数据分析上,想必AI是不肯落后的。就在去年高考后,映客就联手了百度教育,结合OCR、智能检索技术、知识图谱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打造出一套分数评测方案,为考生提供极速、精准的智能在线估分系统。

2.最重要的是建立家庭数据库

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医疗研究中心曾经做过AI防止校园暴力的实验,他们和施加校园霸凌行为的青少年进行心理咨询对话,并利用机器学习建立了相关模型,以此来评估青少年是否有暴力倾向。而在他们建立的数据库里,还包括了精神学家们调查研究的这些青少年们的家庭背景。

网上有一段时间很是流行“原生家庭”这个词,原生家庭,指的是出生以来的第一个家庭,也就是父母打造的家庭。谈论它的人有很多,而苦恼于原生家庭带来的阴影的人也很多。

高考对绝大多数的家庭的影响是十分重大的,考生的许多压力往往也来源于家庭。这或许就是我们利用AI来预防和监控“高考综合症”的突破口。我们可以利用AI收集和标注考生的家庭背景,准确追踪到压力产生的源头,进而捕捉到“高考综合症”的苗头,防止心理上的焦虑往更加严重的方向发展。当然,这只是一个预想,在其具体落地后,家庭隐私问题也是需要慎重考虑的。

最后,想送给参加了高考的“世纪宝宝”们一句话——不就是一场考试嘛,又有什么大不了呢?

[完]

智能相对论(微信id:aixdlun):深挖人工智能这口井,评出咸淡,讲出黑白,道出vb深浅。重点关注领域:AI+医疗、机器人、智能驾驶、AI+硬件、物联网、AI+金融、AI+安全、AR/VR、开发者以及背后的芯片、算法、人机交互等。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心理  高考  美元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