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前几年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程,大部分的传统金融机构由于没有自己的流量和获客渠道,错过了包括第三方支付和消费金融在内的上半场浅水区的机会。

而在下半场的深水区,在供应链金融特别是中小微企业金融领域,传统银行并未有明显差距,如果能积极开放合作实现后发优势,有很大机会可以打一场翻身仗。

日前,央行发布的《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就云计算、人工智能、分布式数据库、网络身份认证体系等科技应用对金融机构提出了明确要求,并鼓励金融机构构建开放、合作、共赢的金融服务生态体系。从央行的规划也可以看出,科技创新和构建开放生态是金融行业拥抱数字未来不可逆转的趋势。

在互联网大会上,京东数科CEO陈强生也表示,金融科技下半场,不管是银行,保险,证券还是基金, 都需要建立两大核心能力,一个是科技能力,一个是开放能力。数据是金融科技发展的核心要素,金融机构和科技公司都需要保证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同时在技术层面与监管机构更多地互动和对接,在业务层面也要接受监管的指导。

金融机构科技创新和实现开放,与已经建立核心数字科技能力和场景能力的金融科技企业合作,不仅能够提高服务效率,减少成本,还能够将社会资源最大化利用,这不仅是金融科技下半场的正确打开方式,也是传统银行的新机遇。

数字化赋能普惠金融

近年来,随着中国互联网,移动支付等方面的普及和技术的成熟,金融科技的发展使中国在普惠金融发展速度上超越全球其他发展中国家,但是,中国也是全球被传统银行金融服务排除在外的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根据世界银行2017年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仍然有2.25亿成年人没有账户,是无银行账户人口最多的国家。这表明,中国离真正的普惠金融还有一段时间的建设期。

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向来是普惠金融政策的重点关注对象。“发展普惠金融”成为国家战略,普惠金融业务考核要求也逐渐细化。在政策推动下,银行业普惠金融业务取得长足发展。

金融科技下半场:回归本质,科技赋能金融,实现强风控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普惠金融各类贷款余额均有所增长。相比于传统的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业务,普惠型涉农贷款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更大,分别为10.52%和21.79%。同时,有贷款余额户数达1723万,同比增长35.88%。

在金融科技下半场,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企业双方共同的使命就是创造一个能够真正实现普惠的数字金融体系。对于金融科技企业来说,经得起业务考验的技术能力是其在这场竞争中胜出的关键,也是传统金融机构寻求合作时的重要考量因素。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实现  本质  科技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