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别在于,“苏小团”以社区服务站苏宁小店的员工为基础,其他社区团购通常倾向于选择宝妈或者店长。不过“苏小团”得益于苏宁小店的大规模铺设,反之,也与苏宁小店一损俱损,店面亏损的业绩压力会转嫁到“苏小团”上。

以往互联网风口中,规模战拉开实质上是巨头引领的资本博弈,而社区团购稍有不同,巨头亲身试水,反而和市场上主流“玩家”竞争,这就让互联网巨头处于一种微妙的状态,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当然,巨头不只包括阿里、京东、苏宁。社区团购撬动线下流量,一旦壮大,未来必然不会仅限于生鲜等生活消费品,扩张到本地服务领域,切割的正是美团、58到家等非零售企业的线下流量。

巨头价值“失效”?

2018年无人货架、无人便利店渐趋衰竭之时,社区团购凭借优化生鲜零售的成本结构,成为挖掘线下流量的一种高效解决方案。然而这一兴起于二线城市、零售行业边缘的模式,却未必适合互联网巨头亲身试水。

社区团购以高频、刚需的生鲜品类为切入点,早期发展核心是爆款打造和社群运营维护能力,从消费者角度来讲,品类缩减意味着选择的时间成本大幅降低。由此,电商巨头运营社区团购,品类资源和渠道优势几乎没有发挥的余地,而如果像京东“友家铺子”那样做全品类,恰好违背了社区团购模式成立的逻辑,等同于增加消费者的负担。

更关键的是,社区所代表的最后一公里,已经决定了社区团购运营的强区域性属性。基于每个小区甚至是每片区域的不同状况,平台对“团”的管控和品类调整,需要灵活的反应速度和精细化运作,这与互联网商业经济体突破地域限制的基础原则,倒像是格格不入。

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互联网巨头一贯的优势反而在社区团购的模式面前削弱,又或者是转化为一种弊端。而阿里、京东想要在线上流量的根基上切入社区团购,比之从地域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小平台,操作起来可能更难。

故而,按照互联网风口的发展经验,以资本力量操纵商业博弈最后成为利益收割者,原本应是巨头的最佳选择。

据悉,近半年来社区团购已发生十几笔并购,并购对象均为区域内排名前三的公司,且有一定的用户数据和交易额。但仔细看,一方面并没有平台借助并购跃居行业一二,另一方面,投资方中鲜有互联网巨头巨额下注的背影,即使是腾讯,也不过和高盛、时代资本共同投资了每日优鲜,更像财务投资,而非业务布局。

是巨头不愿入局太早?不尽然。从投资加持到规模竞争再到并购收手,互联网巨头左右局势的核心在两点,一是资本投入,二是流量开放,可是置于社区团购当前的竞争,这两者不再起到核心作用。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团购  巨头  流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