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互撕、高层内斗,伊利这场宫斗大戏太火爆

编辑 | 于斌

出品 | 于见(mpyujian)

近几年,乳品行业的马太效应愈发明显。在当前的国内市场,光明乳业、天润乳业、科迪乳业等品牌逐渐陷入颓局,中国乳业市场呈现出以伊利和蒙牛两大乳业品牌位代表的“双寡头”局面。

一周前,全球品牌价值评估权威机构Brand Finance公布了“2019年度全球最有价值食品品牌50强”的排行榜,我国知名的乳业品牌伊利跻身全球三强。另外,在“Brand Finance 2019全球乳品品牌榜”中显示,伊利也获得了乳品品牌价值全球第二、亚洲第一的荣誉。

此次榜单的公布,又让这家发展了16年的老牌企业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不过,看起来风光无限的伊利背后,却长期以来始终存在着种种乱象与问题,特别是近期它一边耗费大量资本冠名赞助,一边手撕同行,公开举报前董事长、前领导,伊利这波操作不仅未能赢得市场的尊重,反而惹来大量的争议。

扛着“爱国”大旗,却打着生意人的精明算盘

就在上个月,伊利一纸“讨伐檄文”直指竞争对手蒙牛在北京冬奥会上联合美国企业破坏冬奥大局。这篇“大字报”式的举报文给蒙牛扣了几个大帽子:“奥运史上最大丑闻将上演!中粮集团蒙牛乳业联合美国企业破坏冬奥大局”、“为美国企业买单,获取一己之利”,文中言辞犀利,引发了各方的巨大关注。

伊利的声明大致意思是:伊利获得了北京冬奥会“乳制品”合作,可口可乐则一直是国际奥委会的“饮料”方面全球合作伙伴。因为蒙牛在这次竞标中失利,为了在奥运会宣传市场分得一杯羹,便利用其母公司中粮集团和可口可乐的关系,打算以“乳制品”属于“饮料”这样的擦边球,来获得合作。

相当于,蒙牛和中粮“巧妙地”花钱在可口可乐买了一个“联合”合作伙伴的位置。伊利花钱买到了第一级别的合作伙伴权益,蒙牛竞标失败却拿到高一级别的伙伴权益,这引发了伊利的强烈不满。

原本这不过是场同行商业竞争的戏码,但在声明中伊利直指蒙牛““挟洋自重”,置国家大局于不顾”、“使用不正当竞争手段,不顾冬奥大局,为美国企业买单,获取一己之利”,直接给蒙牛冠上了“勾结卖国”的罪名。

另外,在声明最后,伊利更是号召“国人应当自强,企业更当奋起”、“中粮集团作为大型国有企业,其干部都是党和国家多年精心培养起来的,更应该站在国家和民族大义的立场上,身先士卒,不做狗苟蝇营之事”,直接把此次事件上升到了民族大义和国之大局的层面。

 1/2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