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榜单火候不足,让人“食不下咽”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时代,美食榜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高的地位。尽管国内已经在发展美食榜单,却依旧没能出现类似米其林指南一样具有较大权威性、影响力的美食榜平台,究其根本在于各类平台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不足。

以美团点评等生活服务平台为主的美食榜水军过多,而且大部分侧重当地人的饮食需求,评级体系缺乏专业性。

由于这类平台都是通过用户自行评价,评级系统存在漏洞。有媒体报道,一个虚拟的蛋糕店通过在网上用几块钱一条的价格购买好评,在几小时之内店铺的综合评价就会迅速变成三星。当然,这类平台除了用户的点评,还有来自专业人士的推荐,但相比平价美食,高端餐饮更容易在不同维度上得到高分,最终入榜。

以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社交平台为主的美食榜依托餐厅源盈利,商业模式导致了它们的推介缺乏公信力。

深受投放广告商家喜爱的社交平台在实现盈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商业陷阱。图文不符、过分吹嘘餐厅品质等虚假广告现象在美食行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由于美食大V、公众号等盈利来源依托于这些商家,为了追求广告效果吸引到更多商家,部分社交平台所推荐的美食榜单大多会带有一定的水分。

而且比起微博,微信似乎更能让这类商家钻空子。由于微信推送的内容没有评论的功能,看不到其他人的评价,会让人误以为榜单无差评,在认为榜单不错的情况下随手转到朋友圈,使得商家更乐于在上面投放广告,导致美食榜单市场出现更多的虚假信息,增加了用户上当受骗的可能,容易引起用户对市场产生不满情绪。

以携程美食林、去哪儿网等旅行服务为主的美食榜底蕴不足,更新速度较快,榜单是否具有足够的权威性还有待考察。

这类平台发布的美食榜单将旅游场景和美食相结合,难免会让游客担心所推荐的美食榜单会不会与旅行中各种推销一样都是游客店?而且平台美食榜排名更新速度过快,2017年美食林上榜的餐厅数量已经有12000家,上榜的名单中已经有120个国内游客前往最频繁的城市,而且美食林还打算在一年的时间内就将榜单上的餐厅数量增至25000家。与米其林等知名的美食榜单相比,这样的更新速度实在过快,让人很难不对榜单的权威性产生质疑。

国内互联网美食榜单存在着各式各样的问题,在种种问题的限制下,想要出现真正具有权威性的美食榜单极为困难。在这样的条件下,未来的互联网美食榜单又将迎来什么样的新变化?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美食  吃货  广告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