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维度看共享充电宝能否比肩共享单车?

2015年共享单车以“解决居民最后一公里出行问题”的宣传语正式进入消费者的视野。一开始共享单车主要出现在校园、地铁口附近,为学生和白领提供自行车共享服务。随着资本的强势入局,共享单车在2016年迎来爆炸式扩张,目前共享单车已经成为城市居民重要的出行方式之一,成为了“新四大发明”之一。

相比之下,共享充电宝在2017年3月出现,因为“国民老公”王思聪的一条朋友圈爆红网络,是今年互联网当仁不让的网红项目。一个是成名已久的霸主,一个是风头强劲的新贵,后来者共享充电宝能否比肩共享单车,不妨从五个角度进行解读。

PK资本热度,共享单车吸金集中于两大平台,共享充电宝却遍地开花

如果要论推动共享单车发展的第一动力,非那些疯狂的资本莫属。据公开资料显示,在摩拜单车宣布完成超6亿美元E轮融资的半个多月后,ofo小黄车正式宣布完成E轮融资7亿美元。目前,共享单车行业融资总额已达数百亿人民币。

不过,当前的共享单车领域,虽然小蓝单车、hellobike等平台也获得了上亿元的融资,但是相比ofo和摩拜两大平台而言,其他共享单车的融资规模却几乎不值一提。

而共享充电宝在2017年初的短短两个月,就获得11笔融资,行业内融资总额高达12亿元,是2015年共享单车融资效率的5倍。聚美陈欧更是直接放话,对街电的投资无上限。

共享充电宝能吸引资本大面积流入,一方面,投资者认为共享充电宝会成为刚需;另一方面,随着共享单车行业日益兴盛,“两超”格局的出现,此时资本想要进入共享单车行业难上加难。而错过了共享单车投资快车的投资人,更青睐与共享单车盈利模式相似的共享充电宝。在投资一片叫好下,投资者纷纷投资,整个行业产生了蝴蝶效应。

从砸钱数量来看,共享单车是共享充电宝的数倍,这也反应了它们在成本上的关系。不过,比起当年的共享单车,现今的共享充电宝更加疯狂,随着市场壁垒的逐渐成型,行业门槛升高,后来资本又会慢慢向其中的某几个平台集中,而这又会重复共享单车现在的状况。

PK用户,规模和增速曲线不谋而合

资本之后,自然要看用户的规模和增速。2016年年底大热的共享单车仿佛一夜之间就已经到了“泛滥”的地步,各大城市路边都排满了各种颜色的共享单车。据艾媒咨询最新发布的《2017Q1中国共享单车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共享单车市场规模为12.3亿元,预计在2017年将达到102.8亿元,增长率高达735.8%;而用户规模为0.28亿人,预计在2017年将达2.09亿人,增长率亦有646.4%,中国共享单车市场将继续保持超高速增长。

 1/3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充电宝  中国  模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