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科2017年宣布裁员,涉及超过1100名员工,苹果近日确认其无人车制造计划“泰坦计划”进行了一轮变相裁员,这些国外公司似乎从没觉得裁员不可公开。但为何在国内“不承认裁员”反而成了大小公司的底线?而且连考高数、996、出差裁员这等不加掩饰的套路,都还被公司装模作样地拿来当裁员的理由。

除了不想让外界看到当前经济形势下的难堪,这还要追溯到资本催熟的“原罪”上。

2017年初,完成三轮融资的ofo宣布以“一天一城”的速度,在10天内密集进入11座城市,小黄车的全线铺开背后也是公司员工数量的急剧扩增。然而很快有消息曝光,ofo的内部区域经理有贪腐现象,区域经理每月通过虚报修车数量而套取公司大量资金,数额从数万到几十万元不等。

资本助推创业公司大规模扩张,而创始人却没有足够的能力掌控这一“庞然大物”,裁员则意味着直接暴露公司的管理弊病。与此同时,盲目扩张终归要付出代价,可创始人们都不愿承认这是决策上的过失。

互联网新型雇佣关系的反思

在逻辑思维的这封内部信中,“不是为了节约成本;跟经济寒冬没关系;跟别的公司裁员没关系”,三句话自欺欺人似得被加以强调,而快刀青衣这才说罢“不希望任何公司以外的人看到”,第二天就传遍了互联网。

这场横扫互联网公司的裁员潮,最终还是迎来了员工情绪的集体反弹,这不是一个好的信号。

大疆就是最明显的例子,一场好好的内部反腐,跟裁员挂上钩,平添了些阴谋的意味。李明羽在海伦星球的微信公众号上,向汪滔“隔空喊话”,他写道:“公告贪腐名单上面的人,一半以上都是冤枉的,被扣帽子的。这是为了向你交差么”?

虽然这件事至今都无法定性,但员工的离职离心,无疑让大疆这个曾经闷声发财的行业霸主暴露在公众视野,尤其是鼓励相互举报,让汪滔在管理能力上的不足越发被放大。无独有偶,斗鱼裁员,一位员工用一种戏剧化口吻说“像进了传销组织”,而有赞年会过后,匿名员工在知乎上的爆料,直接让白鸦的言论在网络发酵,迫其不得不放低姿态。

不近人情的变相裁员,让公司已经体面尽失,他们或许已经无暇顾及离职员工的情绪,但互联网商业中的雇佣关系却不得不重新审视。

当白鸦在年会上直言,“公司就不应该雇保洁”、“只要我当CEO一天就不允许公司有食堂”、“大部分人都用不到商业保险”,我们看到这些年互联网公司极尽模仿硅谷文化的“努力”,连表面的形式都难以维持,这其实是双方都该反思的。

一方面,这些年互联网公司年会,逐渐把炫富和鸡血两种套路玩得灵活,扶摇直上时“鸡犬升天”,而一旦不顺,被率先祭出去的也是员工。这虽无可厚非,但公司试图一次性把不愿意任劳任怨、缺乏忠诚的员工筛选出来,他们所采取的极端形式,已经让其“有毒”的职场文化和企业文化暴露。

另一方面,财务回报或口头承诺,甚至是情怀激励,员工在公司的创富神话面前也变得功利。一旦当公司满足不了财务自由或年终大奖的期待,不等公司裁员他们已经准备“撂挑子”,毕竟以前互联网风口一波接一波,非理性繁荣持续不断刺激着蠢蠢欲动的心。

所以,这段互联网公司和员工长达近20年的蜜月期,或许也将随着裁员的变本加厉而出现扭转。

2000年任正非公开一封“华为的冬天”内部信,提醒华为人要居安思危,末位淘汰制也从此登上互联网舞台。如今任正非说,这个机制越走越僵化,而互联网公司依旧借此自说自话。华为的冬天在其巅峰时刻,互联网的冬天则越走越远。

只有不合适的员工,互联网公司坚信自己永不裁员。

歪道道,独立撰稿人,互联网与科技圈深度观察者。谢绝未保留作者相关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转载。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TAG:裁员  公司  互联网公司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