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车战争正酣,但平台将成为最终收割者

单车大战正在如火如荼的上演,继ofo与摩拜之后,小鸣、骑呗、优拜、小蓝等竞争对手相继入局。而单车模式又与此前打车补贴大战不同,1元钱每小时的单价相当低,用户不至于被更低的价格所吸引,因此这场战争有着不同的逻辑。

一种是以摩拜单车为主导的B2C垂直模式,而另一种则是以ofo为主导的大平台生态模式,这里我认为最终胜出的一定是平台生态模式。

一,闲置单车资源需要借助平台释放

很多人认为单车这种产品并不适合共享,关于这点我认为并不能一概而论,我们看到ofo起家正是靠着单车共享做大,换句话说,共享单车的实际需求存在,大量的单车存量需要借助共享经济的力量得到释放,这一客观现实无法回避。

根据相关数据,中国有着29.8%的平均市场增长率的单车产业,以及9000万以上的骑行爱好者,因此闲置单车被利用的需求实际存在。而ofo作为单车共享问题的解决者,其就非常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因此ofo有着做平台的基因,其可以容纳不同的单车进行协同工作,进而创造出价值。

在一个健康的市场中,首先要解决的是存量过剩问题,才有下一步。例如当年的滴滴最先解决的就是出租车资源过剩问题,很多空车在路上行驶有着接乘客的需求,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大量的闲置车辆被浪费在城市道路上,而滴滴这一打车平台正是解决了最初这一资源闲置的问题,而后才衍生出了更多出行生态。这点在单车方面也同样如此,需要先解决资源闲置问题,再衍生生态是正常路径,而ofo是最为成功的一家。

二,单车市场无法出现一家垄断,但平台可以协同更多资源

再从另一个角度说,单车这块市场其实有着足够大的市场,并不是一家公司能够通吃,继ofo与摩拜之后,小鸣、骑呗、优拜、小蓝的加入正是因为这块市场确实足够大,对于资本有着充足的吸引力。

一个典型的逻辑是,认为只要无上限的砸钱,制造单车数量,就可以垄断市场。但实际上这会在未来造成一定的困境,我们回看出行领域,最成功的B2C模式,也就神州了,尽管神州凭借租车市场起家并且投入大量资金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却依然在滴滴的阴影下生存,最后不得不使出U+计划建立自己的共享专车,这其实说明了一件事,神州专车是用自己的力量占领小块市场,而滴滴则是用整个生态的力量占领绝对市场。

回到单车这个市场来说,其实这点同样如此,早期砸钱是必须的,但是怎么砸则是关键,

 1/2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平台  OFO单车  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