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 5000 这个目标,就写为 5K。
目标就摆在这,但无论是“云梯1”还是“云梯2”,都死活达不到这个指标。
李超是飞天伏羲调度系统的研发工程师。他用苦逼来形容自己的2010 到 2012。当时他带着同事们没日没夜地加班,收获的就是一个接一个的系统错误。
就这样,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
王坚是一个性情温和的人,但是那段时间,他几乎天天跟团队拍桌子。
满弓回忆,每次一开会大家都会把桌子收拾干净,把水杯什么的拿走,以防出现“事故”。
我记得有一次博士(王坚)很生气,砰砰地拍手机。有一个工程师实在受不了了,说博士,你拍的是我的手机。。。
现实不是小说。神兵天降和剧情反转并不存在。纵然他们几乎尝试了所有可能的技术策略,但就是没有一种方案可以成功调度5000台机器。
2012年底,以开源软件为基础的“云梯1”计划实现了4000台集群调度,而阿里云团队更看好的纯自研的“云梯2”还在1500台集群的数量徘徊。
越是困难时刻,越会产生分歧。
实话实说,当时大多数的技术大牛,都觉得用经过全世界验证的 Hadoop 为基础的“云梯1”更有希望,对“云梯2”嗤之以鼻。而阿里云这帮人就是不认,因为根据他们的推断,Hadoop 在4K到5K的路上,肯定会遇到一个不可逾越的沟壑,于是倔强地带着团队大举投入“云梯2”。
在一片质疑和争吵中,“最寒冷的冬天”就这样降临了。
1934年到1936年,从苏区出发到陕北会师,三年长征,工农红军从8万人锐减到3万人。
从2010年到2012年,在阿里云最艰苦的长征三年,“战损率”只多不少。
由于没有成绩没有进展,连续几年阿里云整个部门都在集团拿最低分。
满弓、李超他们开始收到团队同学的辞职书,林晨曦也收到了部下的转岗信。这些邮件,最终都一封不少地塞在王坚的邮箱里。
一般来说,三年时间足够判断一件事情到底靠不靠谱。“世界末日”那年,人们几乎已经认定了阿里云不可能做出一套云计算系统了。不仅如此,很多阿里的同事都叫王坚“骗子”。开始大家还在背地里说,后来,大家都不再忌讳,公司里流传着很多骗子王坚的笑话。“一个学心理的博士居然当上阿里巴巴的 CTO,心理学学得真好啊!”
无论是“伏羲”还是“盘古”,这些开天辟地的名字,此时都成为了阿里云这些人要满足“个人野心”的明证,成为了狂妄的代价,成为了“不自量力”的耻辱。
文章TAG:阿里 阿里云 云计算 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