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运营(一)

(先来个近期素颜照镇楼)

目前很多主流运营思路还是活动或者单品突破,很多思路都是如此。找精准定位,找关键词,找产品,找钱。冲量,冲销售额,刷单,做排名。或者活动连着活动,亏损连着亏损,最终搭上聚划算的班车。我实在想不到太多的其他思路了,也许还有一种:刷单接着刷单,然后一直刷下去。。。

性格使然吧,别人都去做的事情我就不愿意去做了,哪怕别人是对的。

SO,回到最原始的那个公式,扪心自问一下,我们的销售额是怎么来的?

销售额=流量*转化*客单价

也许还有几个变种,比如

销售额=曝光*点击率*转化*客单价

许多菜鸟经常关心的问题是怎么争取流量,我哪知道怎么争取,东西出现在有人看的地方,又被人点了一下,就好咯... 那么问题又来了,如何出现在有人看见的地方呢? ... 这是个无解的问题。

有点点常识的人都发现如果宝贝排名靠后,是没人点的,所以大家都在努力地争取排名,长尾词的第一排,精准词的第一排,大词的第一排。好像除了第一排其他地方就没有流量似的。我做了一个测试,豆腐块位置的流量大约占比整个首页流量的8%-12%(只测试了自己的类目,也未必准确)。

侧面说明了一个问题:即便是豆腐块,他能够获取到的流量也不是全部的。再间接一点说,流量会从首页位置朝后呈漏斗样式下滑,最后无限接近与0。

这里注意一下,我说的是单个关键词,其实一个宝贝里包含了很多个关键词(我自己都为自己的废话而感到蛋疼),但是,如果你只是一个普通商家,你注意一下你的关键词流量数量,你会发现一个很特别的现象:绝大多数关键词能够带来的流量数量很小或许就几个。然而他们的总合却比较大。

以我自己举例吧,虽然其实我是个特例。我大概有300个商品,最高的一款商品的UV每天300左右,剩余的基本都不足50。我目前的流量为每天2000UV。而我的销售额5月为20万,目前平均每天1万左右,4月中旬接手,当时平均日均2300。流量方面应该比1个半月前至少提升了3倍左右,详细数据懒得找,也懒得贴了,毕竟不是来秀战绩的。

我的流量结构应该在很多商家里太过于平均了,一般商家总有几款商品流量特别高的。下面还是分享下是怎么做到的:

试着想一下,客人搜索了一个关键词,你的宝贝出现在什么位置是最为尴尬的?

这个问题应该有不同的答案,我的答案是第2页第1个最为尴尬。因为哪怕是第一页最后一个,他的展现量会比第2页高了不止一点。只要有展现,就有希望获取点击,如果没展现,就不要指望点击了。

 1/2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
下一篇